美术家协会|气韵天成蕴古萃──记著名画家史振岭

美术家协会|气韵天成蕴古萃──记著名画家史振岭
文章插图
史振岭
史振岭,1957年出生于天津市津南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津南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津南区文联副主席。孜孜以求40余载,他的写意花鸟传古萃、蕴温雅,卓然当代中国画坛。其绘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
曾与史振岭先生有过几面之缘,均为书画笔会、颁奖仪式等工作间匆忙的影像记忆或礼节性地点头寒暄。静静地坐下来,面对面地聊天,得益于今年一次有关“津南名人会展代言”的专题采访。
早春的晨,微风徐徐,阳光透过窗斜洒在桌面上,几幅写意草稿漾起一角,柳枝青草,寥寥数笔,难掩点染之精彩。正在整理着笔墨和画作的史振岭,颔首微笑,宽和温善,举止间透着大家的风范,让人瞬间没有了距离感。
和史振岭的攀谈,是从他青少年时期对书法和绘画的痴迷开始的。因父亲上过私塾,有一定的书法功底,每逢年节,经常为乡亲邻里书写春联。所以,史振岭从小受到熏陶,也便渐渐地喜欢上了书法。史振岭清晰地记得小学四年级时,有一位老师叫孔繁苛,在他的严格指导下,自己的书法技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高中时代,和几名有共同爱好的同学在一起临摹《芥子园画谱》,史振岭如痴如醉地学习着传统中国画及素描。1976年,考上了天津工艺美术学校的史振岭与丹青的结缘再也无法割舍。
“几乎是每天都要画,哪怕只画一笔,日积月累,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史振岭说。与水墨相关的,史振岭都情有独钟。他说,喜欢画花鸟、喜欢国画,喜欢点染后,墨彩在宣纸上渐渐晕开的感觉。
求学之时,他便喜欢对着名家的画临摹,吴昌硕、雪涛、齐白石、潘天寿的画作,仿佛全都印刻脑海。参加工作后就职于津南区文化馆,史振岭对绘画的追求愈加痴迷,山水人物他全都涉猎,汲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于己之身。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天津津南,道路交通并不发达,史振岭会骑着自行车往返30多公里去市区,寻找写意景物,悉心观察、对比记录、写生研究。回家后,反复琢磨笔墨运用之道。曾有友人到他家拜访,问起孩子,“心中的爸爸是怎样的?”孩子童真地说道:“爸爸像‘电线杆’,会一直在画桌前画画,长达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闲聊打趣中,史振岭对绘画艺术的认真、执着与痴醉,深深感染着同行好友。
似乎正是在一件事上的极度专注,史振岭在短时间内迎来了绘画技艺几次质的飞跃。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版画家协会的“平凡画院”与日本举办交流展,他的入选作品获得了金奖。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创作的《听瀑图》入选纪念中韩建交10周年举办的“天津韩国书画联展”,被韩国著名画报《首都圈》选为封面发表。
1996年,首次走出津门和国门的史振岭,与唐云来、顾志新、毕恭等著名书画家在新加坡“新达城”成功举办四人书画展,多幅作品被当地华人收藏。2009年,史振岭正式调入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任职。多年来,他的绘画作品屡次入选全国及天津市画展,“摘金夺银”不断,出版《史振岭花鸟画作品集》等多册个人画集。
史振岭的绘画作品以自然为师,呈现融会百家的特点,传古萃之韵雅,承众人之智慧。或撷山野斜崖间,青石傲立;或展山麓群芳里,曼妙生机;或飞瀑湍流,清风飒爽,苍穹临窗;或啼鸟低吟,荷叶田田,泉声不息。驻足史振岭的画前,浓郁的水墨之美透过线条与虚实的勾勒,淋漓展现。“黑与白,构成了中国画的色彩基调与骨架。水墨艺术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审美品格, 它与西方写实油画侧重不同,前者重写意,后者重写实。”史振岭说,“年轻时绘画就要打好笔和墨的基础,到了中老年更多的是表现一种意境,整个画面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把体悟运用于构图中,得见大气势,这时的作品更多的是表现辩证关系,传达出作者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