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说起王安石和苏轼,我们都很熟悉,从小就学习他们的诗句,这两个人也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虽然两个人在政见上多有不合,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在私底下两个人却一起经常吟诗作对、喝酒聊天。曾经王安石为了教训苏轼,出了一上联,结果因为对不出,成了千古绝对,至今也无人能对。
文章插图
说起两个人在朝堂上政见不合,其实也不全是。因为两个人都比较赞同变法,只不过王安石更加激进一些,苏轼的策略则相对柔和。对于王安石的做法,苏轼也曾多次提出批评,认为不应该强势推行变法,而是应该分批次、分类型的推送。王安石也常常持有反对意见,一一回击过去。
文章插图
比如在熙宁二年,苏轼在朝堂中认为,“贡举之法”不应当轻易修改,应当从长计议,宋神宗赞同他的主张,但是王安石则尽力阻止,认为应该立即改革贡举之法,并且极力推荐了吕惠卿去做这件事情。两个人常常在朝堂之上交锋,而且不管苏轼左右解释,王安石都不改变自己的想法,但谁让王安石是宰相呢?有时候苏轼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
【 两个人|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文章插图
私底下两个人的感情还是比较不错的,两个人经常以诗文相对。才华上来说,他们都是比较有名的文学家,只不过苏轼相比于王安石,更加清高一些,常常看不上王安石的所作所为。有一次,苏轼去找王安石,当时,王安石正在午休,苏轼便在书房里等候,看到王安石写了半首诗,上面写着: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他看完以后摇头轻笑着说,王安石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啊,菊花哪有一地凋零的时候呢?所以他便写上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完之后也没有继续等待,径直离去。王安石醒来之后看到了诗句,知道是苏轼写的,并没有做什么反驳。
文章插图
苏轼离京,临行前,王安石亲自来送他。在半路上,王安石突然想出一个对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当时把苏轼难住了,王安石也表示,不用苏轼马上对出来,什么时候想到了告诉他就行。后来,苏轼在重阳节的时候,在黄州呆了很久,一连好几天都刮起大风,等大风过去,苏轼到后园看菊花,发现在南方,菊花花瓣飘零一地,真的好像满地黄金。苏轼才恍然大悟,是自己不知道有这样的景象,觉得当时不该改王安石的那句诗,对于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也深感愧疚。
文章插图
后来苏轼再次回京,他当面向王安石上门道歉,但是他还是没有对出那副下联来,所以,这个上联也就成为了绝对。曾经也有人试图对出下联,写过: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这个对子看上去比较工整,但是又有很多出错的地方。首先平仄就没有对准,而在下联中,九溪的一半应该是四溪半,而不是五溪半,所以也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对子。
这个对子后来也一直没有高人对上,看文章的你是否有兴趣对一对呢?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秦娥#世间五味俱全,可我只想要你一个人给的甜
- 求职|毕业生面临求职难,两大行业面临招工难,二者为何不愿双向奔赴?
- 季贞一#才女相中一男子,写下情诗:何须问短长,尺寸自思量,后两句绝了
- 配角&金庸笔下最牛配角,两次削弱他武功仍是一流,连徒弟也是武林神话
- 山水长&北宋诗人王安石彻夜难眠,写下一首忧国忧家的“静夜思”
- 海蓝宝#同戴海蓝宝石首饰,卡米拉奢华繁琐戴妃简约大气,展现了两种美
- 承嗣!清代奇案:独子承嗣,两房各娶妻,命案难倒州官,礼部刑部吵翻天
- 美好时光#世人皆知“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其实后面的两句也很经典
- 夏商周!姜子牙年龄之谜,夏商周断代工程揭开秘密:近乎周文王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