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在唐朝以前能够吃到鱼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鱻)文/项苏农鲤鱼|在唐朝以前能够吃到鱼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文章插图
【作者简介】项苏农,苏州市人,现在苏州从事律师工作。工作之余爱看闲书,出差之机常逛街市,间或有所感,书诗文自娱。【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黄帝时期的仓颉,在造“鲜”这个字时,认为活鱼的味道就是鲜的味道。为了能够形象的表达鲜味的具体口感,他对鲜味进行了数字化的描述。在造这个鲜的文字时,他一口气连写了三个鱼字,强调了鲜味和鱼味之间,在数量上的换算关系。只是为了符合汉字是方块字的书写规范,这才恋恋不舍的把本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形,写成了上下结构的“鱻”字。(鱻,xiān,古同“鲜”)即使今天在中国大陆流行的简体字,包括繁体字,或者台湾人称为正体字,在鲜字的具体写法上,差别不是很大。想想也是,鲜味之。鲤鱼|在唐朝以前能够吃到鱼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文章插图
所以有鲜味,就是有一半是由鱼的味道组成的。出生于战国时期,被人称作亚圣的孟子孟柯先生,在《孟子?告子上?十》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根据文意“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能两样都吃,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可知孟子认为鱼是天下第二美味,美就美在鲜的滋味上。能吃到天下第二美味的鱼,在捕鱼的网具还没有发明的时候,可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汉朝的刘安在《淮南子?说山训》中就说过:“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干谷。”这四句话的意思是君王想要良材,臣子们就会去毁坏树林;君王想吃鲜鱼,臣子们就会去抽干河谷。为了能够吃到鱼,就发明了竭泽而渔的捕鱼方法。虽然抽干池塘里的水,是一件浩大工程,但能够捉到鱼吃,也就在所不惜了。鲤鱼|在唐朝以前能够吃到鱼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文章插图
鱼因为难以捕捉,所以特别珍贵,因此一般的人,在平时很难有机会吃到鱼的。《孔子家语?本姓解》就记载了这么一件事,鲁国的国君鲁昭公,在听说孔子的儿子出生了这件事后,就立即送给孔子一条鲤鱼作为贺礼。孔子为了感激君主赐予他的鲤鱼,也为了纪念这件很是荣光的事情,就为新出生的儿子取名鲤,字伯鱼。假如在平常的时候,能够吃到一条鱼,就充分说明这个人,在物质生活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等级,至少是发牢骚要发的少一些。齐国公子孟尝君,将收养的三千门客,按能力大小分为上中下三等,分别给予了三种不同的生活待遇。被孟尝君收养的冯谖,在开始的时候,一直吃的是下等门客吃的粗茶淡饭,由于整日不见荤腥,嘴里就淡出鸟来了。于是他就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唱道:“长剑我们回去吧!没有鱼吃。”孟尝君知道后就说:“让他吃鱼吧,按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从此以后,冯谖就开始过起了食有鱼的幸福生活。没有什么级别或者什么才能的人,平时是吃不到鱼的,所以看见了鱼,就难免会想方设法的偷吃鱼。鲤鱼|在唐朝以前能够吃到鱼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文章插图
孟子在《万章上》就说了一个“校人烹鱼”的故事:有人送了一条活鱼给郑国的宰相子产,子产就传唤鱼塘管理者,叫他把这条鱼拿到鱼塘里去放养,谁知这个人却偷偷的把这条鱼吃了。鲤鱼|在唐朝以前能够吃到鱼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文章插图
因为活鱼很是珍贵,所以鱼死了,即使发臭了,也舍不得扔掉,因为臭鱼还是会有人买回去吃的。有一个叫鲍鱼之肆的成语,就是说的这件事。说在卖鲍鱼也就是卖腌渍咸鱼的店里,始终充满着一股腥臭之味,沾染上了去也去不掉。所以就有了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说法。《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说的就是秦始皇死的时候,正是夏天,所以很快的尸体就发臭了。为了隐瞒秦始皇已经死亡的消息,秦二世胡亥就命令在秦始皇生前坐的车上,装载几十斤的鲍鱼,企图用鲍鱼的臭味来混淆秦始皇的尸臭,从而达到密不发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