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这份爱书人的理想藏书指南为什么选了1001本?|读书 | 一千零一夜( 二 )


《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这份爱书人的理想藏书指南为什么选了1001本?|读书 | 一千零一夜
文章插图

▲第1001本书是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
宽广与拘束的矛盾,在这本书的通篇都能体会得到。本书充分体现了小说的多样性、创造力、机智,包罗了从古(伊索、奥维德、卡里同)到今的作品(埃米斯、德里罗和维勒贝克的当代小说)。但与此同时,小说作为一种完备的实体,永远都不会被我们彻底把握,它拒绝被充分归类,其整体总是大于部分之和。诚然,有人也许会辩解说,作为稳定、可供辨别的对象的小说,其实并不存在。对于小说这种形式是何时出现的,读者和批评家们未能达成一致;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诗、自传、证词、新闻报道、寓言、神话或传说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对于无聊小说和文学杰作如何区分,人们当然莫衷一是。确切地说,小说作为一种形式、一部作品,是我们只能短暂地、片段化地把握的一种富有灵感的观念;这种令散文体小说成其为可能的观念,本身就是小说的组成部分。
这样说来,收录在此的这份书单,既无意充当崭新的标准,也不曾自诩要界定何为小说,或是将小说论说透彻。确切地说,这是一份处于求全与偏好这对矛盾之间的书单。为这份书单注入活力的,是小说的精神,是对小说之所是和小说之功效的喜爱。尽管如此,这份书单并不希望,也不打算把握小说、总结小说,或者作出什么结论来。鉴于散文体小说的形式是如此丰富多样,它们存在于许多不同的语言之中,又跨越了那么多个国家和世纪,像这样的书单难免挂一漏万,它遗漏在外的那些书目将会永远,也应该永远给它留下印迹,将它塑造成型并予以解构。这本书没有捍卫自己的边界,排斥那些没有收录的作品,而是把自己当作小说的一张快照,当作讲述小说史的众多说法之一。这本书的条目是由一百余位撰稿人编写的——这些撰稿人可以说是读书界的代表,其中有评论家、学者、小说家、诗人、文艺采访人员——这份书单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这个多元化的读者群体对小说当今面貌的言说为根据的。同样,这本书也反映出当代读者共通的优劣判断,对小说来历的某种理解,以及对阅读的特殊热情。但它在这样做的时候,是以对千差万别和无穷无尽的小说可能性的热爱为宗旨,而不是以区分优劣、去芜存菁的意愿为宗旨。它讲述了1001件事,语气却是迫切急促的,部分原因在于,它知道它还有许多事未曾提及,还有许多其他小说有待阅读,在面对讲故事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时,再长的故事都显得太过短促。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