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王一妃:要一直保有对艺术的感知力( 二 )


除此之外,王一妃还会让自己站在更高格局,有意识地研究行业方向。比如她当时在做的青年艺术家的专题及青年艺术家的推广:“我自己也会尝试策划一些展览,围绕社会问题去做讨论。”
于是在画廊周,所有的过往工作经历都变成了她打造这一艺术品牌的扎实支撑力,画廊周的可塑性也让她更自由释放自我优势。
“当代艺术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还有很多潜力和空间。但因为我们的业态比较年轻,每当看到周围人对当代艺术特别感兴趣,却没有渠道了解,我就觉得很可惜。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巨大鸿沟,似乎没有平台能完全地去解决这个问题。画廊周北京找到了我,我很想挑战一下。”
王一妃接手这一项目的时候,各艺术机构也很迷茫。他们不确定画廊周模式的发展前景,加之王一妃自身要面对的身份转变等。于是在各方面都有着巨大不确定性的初期,一切都是混沌的。
但最难和最大的挑战在于沟通层面,“机构的诉求差异化非常大,有的机构看重学术推广,有的则看重销售。对我们而言,达成所有人的诉求是极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只能抓最重要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还是会面对很多误解。”王一妃坦然道。
这是一项与他人的“智交”,也是与自我的“博弈”,需要身在其中的人具有客观的判断力、理智的分析力,还要懂得平衡及取舍之道。对此,王一妃也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完善着自己。
幸运的是,在与各个画廊主交谈后,王一妃得到了很多宝贵建议,也看到了大家的凝聚力,这令她感动。“我能够感觉到大家都有一个大愿景,就是希望北京这座城市能恢复它在文化、艺术上的活力。”
她认为北京这座古城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也使这个地方非常适合创作者的内容产出。生活在北京的人更趋向于乌托邦的理想模式,那些非营利空间和艺术家的工作室都会选择在这里,这里能生长出很强的创造力。北京也应该成为充实大众精神世界的空间。在休息之余,大家除了可以看电影,还可以看展览。
正是这些创作力与凝聚力,还有自己对当代艺术的信念,让王一妃有信心,也更有责任把画廊周经营好。
艺术家|王一妃:要一直保有对艺术的感知力
文章插图
2020 年画廊周北京,唐人当代艺术中心的赵赵个展《白色》
保有一定的悲观及敏感,
是在探寻自己的方向
与工作时的状态不同,生活中的王一妃是一个较为敏感和感性的人,在面对庞大背景下的问题时会出现悲观情绪,会有“渺小如尘埃”的无力感。“也许就是一个现象,比如最近的洪水、疫情,我心里会难过很久。或者在看电影、看书的时候,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如此。”
谈到此处,王一妃和缓了许多,她不回避自己脆弱一面,却也绝不会被消沉吞噬。适当的压力能激发人的潜能,就像保有一定悲观的情绪反而会让你做出更积极的尝试。
王一妃正是如此,“我表面上会非常淡定,基本不会让别人看到我的眼泪。如果你把这种无力感变成一种情绪,会让人痛苦。但你如果把它变成一种责任,那它就是一种力量。”
在她看来,这种悲观和敏感也是探寻自我的过程,这让她能沉下心来思考自己正在做的事。“也许某个决定可以让我赚很多钱,也许这件事能够带给我很大的权力,但它对整个人类、整个世界是好的吗?”王一妃时常会反思自己,越是明显的利益,她越警惕,她希望拥有定力和大的格局。
得益于这种反思与自我沉淀,王一妃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同时也为画廊周北京找准了方向方向很重要,而从一开始,王一妃就想好了画廊周的未来,那就是将其打造成一个以推广画廊和非营利机构当代艺术展览为目的的、具有文化凝聚力的艺术推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