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小剧种,唱大戏(文化市场新观察)( 二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代表性传承人、二度梅花奖获得者陈美兰,不到40岁就逐渐把舞台让给学生 。“一个剧种的发展,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努力 。”她的学生杨霞云32岁时也获得了梅花奖 。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 。如果专业优秀人才青黄不接,何谈舞台艺术的繁荣精彩?
为了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浙江婺剧团根据每名演员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培养方案 。像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就是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之一,目标就是“出人出戏” 。团队先后打造了《宫锦袍》《基石》《信仰的味道》等优秀剧目,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等国家级大奖 。
为了避免“老人退,新人废”的状况,充分调动新老演员积极性,让他们结对子,用师徒传帮带的形式提升后备青年演职员业务素质,还邀请知名导演指导排戏,以戏带功 。对功底好、肯钻研的青年演职员,以“订单式”委培模式,选送他们到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深造 。
培养人才,不光“为剧团”,也要“为剧种” 。王晓平说:“婺剧的传承与发展决不能仅靠一两家‘龙头’院团,而要整体齐头并进,打造属于婺剧自己的发展‘生态圈’ 。”通过中国(金华)李渔戏剧会、“婺星争辉”婺剧青年演员挑战赛等活动,比赛和展演相结合、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相继培育发掘了一批婺剧新秀 。
下基层演出占一半以上
艺术是否精湛、人才是否优秀,得大奖固然是重要参照,但浙婺人更看重的是如何更好面向观众,多演一些观众喜欢的剧目 。王晓平说,“婺剧的根在农村,婺剧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广大戏迷 。”
这些年,浙江婺剧团在各种演出任务繁忙的情况下,“送戏下乡”的传统不断线,每年500余场演出中,下基层演的占一半以上 。
王晓平感叹,婺剧有500多年历史,一直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本身就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6种声腔的合班 。为了满足观众和市场需求,浙江婺剧团推出戏曲多版本制,从新剧目创作伊始就构思打造城市版、农村版、海外版等不同版本 。过去只能在剧场里观看的剧目,如今,基层农村群众也有了在自家门口欣赏的机会 。
像《穆桂英》就分3个版本:城市版走进各地剧场巡回演出,时长两小时左右,演员、乐队配备更丰富,舞美制作更华丽;农村版则适合深入田间地头,演出时间更长,适应农村舞台、电力等方面的条件,布景、灯光等相对简化;海外版则多次赴新加坡、法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断桥》等经典折子戏,除原型版、校园版、海外版外,还有为临时重要演出而打造的浓缩版 。
不仅如此,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婺剧,浙江婺剧团还从2008年开始实施“婺剧进校园”活动 。目前,全市100多所中小学成为金华市“婺剧进校园”示范学校,其中省级婺剧传承教学基地3所,市级婺剧传承教学基地6所,累计已有6万余名青少年接触到婺剧知识和相关培训 。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7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