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杉|远离“成功焦虑”,遇见快乐职场( 二 )


学绘画的徐杉硕士毕业后留在北京一家设计公司 , 每次交活之前的一周都是昏天黑地连轴转 , “真的很辛苦 , 但我有心理认知 ,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 我幸运的是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工作 , 在工作中找到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专业领域 , 就能提高自我的工作积极性 , 并从中获得更多幸福感 。 ”
“我们对物质财富的渴望非常真实而普遍 , 但是又不想像父辈那样只知道工作 。 ”90后的徐杉笑称自己是“人间清醒” 。 他工作之余和朋友组建了一个乐队 , 偶尔还会被邀去演出 。 时间长了 , 有了点名气 , 不仅释放了工作的压力 , 还有了额外的收入 。
对于一些员工感到职场幸福感低的情况 , 彭凯平认为这与企业管理者不懂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有关 。 他说 , 大家都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但在与员工沟通时 , 却没真正地运用 。 人的基本需求满足后 , 就会有成长需求 , 比如技能的提升、地位的改变 。
已经是项目经理的柳林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建筑类的国企 , 第一次睡在简易的工棚中 , 四面透风 。 “第二天就想辞职” 。 他回忆到 , 书记看到他的情绪不对 , 和他聊了很多 , 从他的专业聊到未来的职场发展 , 几年一个台阶 , 每一个节点应该怎样努力 , 鼓励他一定能成功 。 “清晰的发展方向给我带来了坚持下去的力量 , 我想成为让自己骄傲的人 , 所以 , 在这些面前 , 条件的艰苦根本算不上什么 , 感觉浑身上下充斥着奋斗的幸福感” 。
实践证明 , 人们在愉悦、幸福的环境下进行的智力劳动产出 , 价值要更大 。 专家建议 , 企业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 重视工作中的快乐指数 , 优化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 让人们有快乐的职场经历 。
定位人生舞台 , 做好自己就是成功
在社会转型期 , 浮躁风气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 成功变得那么迫不及待 , 甚至有些偏执 。 人们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趣味 , 被不自觉地套上了“成功”的枷锁 , 焦虑着 , 失落着 , 对成功的渴求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焦虑 , “成功焦虑症”成为折磨现代人身心的一种病症 。
“我在居委会工作5年了 , 我妈到现在出门还跟别人介绍说我闺女是律师” 。 萧宁毕业于一所知名政法大学 , 也顺利拿到了律师职业资格证 , 在一家律所干了一年后她决定辞职 , 之后一直在街道办事处工作 。 “虽然工作烦琐 , 可是我觉得每天能帮老百姓解决那么多具体的问题 , 看着他们满意而归 , 特别有成就感 。 可是我妈不认可 , 觉得我特失败” 。
成功绝不是物化了的名利 , 把金钱、名望和地位等同于成功的全部 , 失去的不仅是幸福 , 还有自我 。 心理学家认为 , 成功虽然有外在的评价指标 , 但更多取决于当事者的内在感受;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功认可度 , 与其所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寡 , 并无必然联系 。 在人生的舞台上 , 每个人最适合的角色就是自己 , 每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做好自己 。 踏踏实实去努力 , 用心去生活 ,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尊严和成就感 。
“活在‘成功焦虑’里 , 就很容易把自己弄丢 。 只要向着目标进发 , 又何须时时计较成败得失?只要内心中始终有一束光 , 就可以打破一切世俗 , 找到最好的自己 , 遇见理想的世界 。 ”萧宁说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