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舞台再现“家国记忆”,点燃Z世代的文化自信

世代|舞台再现“家国记忆”,点燃Z世代的文化自信
文章图片

多部优秀舞剧近期在全国各地巡演 , 传播中式美学 , 彰显中国精神 , 点燃年轻观众的文化自信 。①《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②《只此青绿》剧照 。③《记忆深处》剧照 。制图:李洁
【世代|舞台再现“家国记忆”,点燃Z世代的文化自信】沉浸在《只此青绿》的山水意象中 , “穿越”至千古名画绘就的那一刻 , 走进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内心深处;坐进成都街头的“努力餐”楼 , 在充满巴蜀韵味的烟火气里 , 感受战争年代的惊心动魄……多部优秀舞剧近期在全国各地巡演 , 传播中式美学 , 彰显中国精神 , 点燃年轻观众的文化自信 。 舞台上 , 艺术架起了跨越时空的桥梁 , 观众可以向孔子请教深邃思想 , 与李杜共论诗意人生;也能走进历史深处 , 了解王会悟、车耀先等革命者不为人知的故事 。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下 , 文艺工作者们追寻中华文化的深厚根脉 , 挖掘悠久历史的华彩篇章 , 润泽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 , 也推动着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由浅入深 。 新创红色题材舞剧《秀水泱泱》《努力餐》等在舞台上描摹出引人入胜的红色风景线;精品历史题材舞剧《孔子》《李白》《杜甫》等则尽显中国古典艺术之美 。 这些舞剧作品呈现明晰的新追求和鲜明的新突破 , 以极具东方韵味的舞蹈语言、音乐编排和舞美服饰 , 将中国意境挥洒得淋漓尽致 。
以舞为媒 , 遇见传统文化的美好
青绿色调的《千里江山图》在几案上缓缓铺陈 , 戴着眼镜的学者与身着宋代衣冠的青年相对而立 , 将观众引入跨越时空的写意山水中 。 日前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在国家大剧院首演 , 以舞蹈为语汇 , 以诗性表达营造出“无声胜有声”境界 。 该剧由周莉亚、韩真共同执导 , 她们曾担任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总编导 , 此次上海歌舞团青年编导何俊波、张振国也受邀参与《只此青绿》编舞 。 9月24日至26日 , 《只此青绿》将献演于上海大剧院 。
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由北宋画家王希孟所作 , 绢本设色 , 画面气象万千 , 壮丽恢弘 。 此卷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 , 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 , 现代故宫研究员潜心钻研《千里江山图》 , 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 , 走入了王希孟的内心 。
余音绕梁传古韵 , 咫尺千里舞江山 。 《只此青绿》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 , 着重于提取和呈现意象 , 以雅致清丽的中式美学唤起了观众心中的文化基因 。 舞者们不仅展现了画卷中起伏绵延的峰峦、烟波浩渺的江河 , 更体现了青绿山水中凝结的匠人之心 。 “在舞台上 , 我们表达的又不仅仅是工艺本身 , 而是‘人’ , 或者说是一种工匠精神 。 那些默默无闻、不追名逐利、一生只为做好一件事的普通人 , 在平凡之中蕴藏着伟大 。 ”编剧徐珺蕊表示 , 希望观众能从《只此青绿》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燃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优秀舞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 , 创新艺术表达手法 , 融入现代舞台技术 , 传递中华文化魅力 , 唤醒观众内心深处的仪式感、认同感、使命感 。 前不久 , 中国歌剧舞剧院出品的交响乐版舞剧《李白》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云首映 , 点燃了全球网友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与激情 。 该剧用当代的视角 , 以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 , 通过李白对“入世”与“出世”的权衡和抉择 , 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胆识 , 反映其浪漫炙热的诗性情怀、永不言败的精神向往 。 据统计 , 《李白》完整版演出和高光片段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播放量迅速突破550万 , 互动人次超过130万 。 据悉 , 舞剧《孔子》完整版在官方YouTube账号上播放量也已超过85万 , 这部作品还将代表中国参加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线上展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