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伤害书法大家胡问遂,虽然功力深厚,却跌进形式主义的泥潭

行书|伤害书法大家胡问遂,虽然功力深厚,却跌进形式主义的泥潭
文章插图

胡问遂(1918—1999)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曾经是上海书协主席团成员、中国书协理事、上海文史馆官员。他的书法以功力深厚著称,而且为书法艺术走向人民大众,为书法的普及、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行书|伤害书法大家胡问遂,虽然功力深厚,却跌进形式主义的泥潭
文章插图

胡问遂先生是海派书法名家沈尹默先生的入室弟子。在创办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的过程中,胡问遂先生一直是沈老的得力助手。而如今,当年那些在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举办培训班接受过培训的孩童,已经成为当代书坛的中坚力量。
当然,沈尹默先生对胡问遂先生最大的影响还是在书艺上。沈尹默先生是现代帖派大家,但也博涉北碑。人评沈老“学碑能不涉于僻,学帖能不流于俗”,意思是说沈尹默先生的书法已经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沈老的行书虽吸收北碑成分,但吸收是非常有限的,从面貌上是难以察觉的。
行书|伤害书法大家胡问遂,虽然功力深厚,却跌进形式主义的泥潭
文章插图

这或许可以说明沈尹默先生不着痕迹的高超一面,也或许可以说明沈先生视北碑为畏途的一面,这就是说,沈老还属于旧时“北碑南帖”说中的“南派”书家。
胡问遂先生师从沈老,得其行书之神髓,以工于模仿而著称于世,临帖做到了“察之尚精,拟之贵似”。但胡先生并不甘心“仿似”,在继承先贤与沈老的基础上,他有意将“北碑”与“南帖”相互融合。
行书|伤害书法大家胡问遂,虽然功力深厚,却跌进形式主义的泥潭
文章插图

北碑以方笔为主,其刀刻之迹,见棱见角,转角处往往只折不转,用以写正书还可以,但要是将它转换成行草书则难度相当大。这方面成功与失败的例子都很多,于右任写北碑行书、小草相对成功,而大草则不尽如人意;王蘧常将北碑方笔移入章草,算是比较成功的。
胡问遂先生将魏碑的方折与“二王”行书的圆转较为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又自然兼有早年所学颜体字的丰厚,遂脱离了沈尹默先生的藩篱,成一家风格。但与上述几位彪炳书史的大书法家相比,这种成功相对来说成就并不算高。
行书|伤害书法大家胡问遂,虽然功力深厚,却跌进形式主义的泥潭
文章插图

首先,在用笔上,胡先生的行楷书用笔停匀,而且以中锋为主,帖派书法的流畅与北碑的厚重结合得比较完美,这种字体应该是胡问遂先生的精品。可是,胡问遂先生在行草书上的碑帖融合,就没能达到这种境界了。
在胡问遂先生的行草书作品中,他往往顾此失彼,顾及方折则失却了点画的圆劲;稍做放笔,则线条单薄、又失却了厚重。而且,胡问遂先生为了顾及方笔的运用,又往往造成侧锋过多,从而也失去呼之欲出的三维立体美感,而表现为单调的平面线条。
行书|伤害书法大家胡问遂,虽然功力深厚,却跌进形式主义的泥潭
文章插图

其次,胡问遂先生行书的结体还保持着二王形态(或者说继承了沈尹默先生的优秀传统),但在章法上却又与任政先生一样,显得过于匀称,匀称到没有丝毫缺憾。换句话说,本应该是生气勃勃的行书作品,一旦出现在胡先生的笔下,便正襟危坐、道貌岸然起来,甚至有些“呆板”“机械”,晋人的气韵在这里已荡然无存。
【 行书|伤害书法大家胡问遂,虽然功力深厚,却跌进形式主义的泥潭】胡问遂先生以毕生精力苦心经营,终于挣脱了沈尹默先生的笼罩,却又跌进形式主义的泥潭。傅山先生曾云“人奇字自古”,以这句话来反观胡问遂先生及其书法,或许正是多少缺乏这种“奇”气。坦率地说,也就是胡问遂先生缺乏深刻的艺术思想与较高的学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