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人艺东扩,新排版《日出》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首演

王府井大街22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北京人艺的东扩工程,是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项目,多年来牵动人心。如今,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建设,在北京人艺首都剧场东侧,一座崭新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落成。上周,伴随着冯远征导演的新排版《日出》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首演,这座北京文化新地标正式向观众开放。
《日出》之后,曹禺剧场还将继续上演由濮存昕、唐烨导演的新排版《雷雨》,由青年导演闫锐执导的新排版《原野》。三部曹禺经典名剧的演出,将全方位展现新剧场、新演员、新表达的北京人艺新面貌。
明年,北京人艺将迎来70周年院庆,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也将伴随这座殿堂级剧院,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舞台|人艺东扩,新排版《日出》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首演
文章插图
舞台|人艺东扩,新排版《日出》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首演
文章插图
在曹禺剧场舞台上,参演《日出》的人艺演员进行开幕前的排练。
舞台|人艺东扩,新排版《日出》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首演
文章插图
《日出》首演,标志着剧场开启试运营。
设计理念
典雅隆重融入周边风貌
2018年12月27日,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奠基动工;2021年6月底,完成竣工验收,启动内部测试;2021年9月2日,开始投入试运营。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四层,内设两个专业话剧剧场和三个排练厅。其设计风格在兼顾老城区保护和王府井风貌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融合了首都剧场古典美学与周边建筑的艺术特征,彰显了北京人艺传承与创新的艺术理念。
据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设计师、北京国际戏剧中心设计师游亚鹏介绍,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采用古典园林中“借景”的理念,让剧院和周边建筑相融。浅米色花岗岩的建筑外立面颜色与旁边的首都剧场协调一致,遵循典雅隆重理念的同时,也与周边四合院的风貌相协调。核心设计点是传承北京人艺专业的戏剧精神,也传承北京人艺对北京文化的发扬。
东扩完成
北京人艺专业剧场群形成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的建成,是北京人艺舞台空间的一次重要拓展。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投入使用后,位于其中的曹禺剧场和人艺小剧场,将与北京人艺现有的首都剧场、人艺实验剧场、菊隐剧场共同构成错落有致的北京人艺专业剧场群,为人艺未来的创作和演出提供更丰富的可能和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中,首都剧场将进一步强化经典剧场定位,继续为观众奉献经典剧目和保留剧目;曹禺剧场则着重戏剧探索和创新实践,以及国内外高水平戏剧作品的交流展演;实验剧场和人艺小剧场将保持小剧场高地定位,发挥创作引领作用;菊隐剧场则致力于打造戏剧普及的公益平台。五个剧场大小错落、各具特色,北京人艺将以新剧场落成为契机,充分利用舞台优势,打造更多精品力作,推动国际国内戏剧艺术交流,创造更多元、更丰富、更高端的演出格局,不负观众对北京人艺“戏剧艺术殿堂”的期待。
公共空间
玻璃幕墙与“戏剧之墙”
走进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幅玻璃幕墙,这也是国内戏剧场所最大的冰凌状玻璃幕墙。长60米、高12米,由3.2万块玻璃砖砌成的L形光影幕墙,在延展视觉空间的同时,也使得光线更具变化,营造出舒适明快的环境氛围。每到演出时,幕墙将被点亮,以此来区分安静的内部演出空间与动感的外部公共区域,同时会形成半透明的灯笼状视觉焦点,增强观众对演出的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