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一周城市生活丨“五个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上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申君以及青龙镇 , 但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中 , 直到近代上海才慢慢走到文化舞台的聚光灯下 , 形成了有自己风格特色的海派文化 。 上海文化是如何发展和被塑造的?本期我们将回顾9月25日在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讲座 , 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明教授分享了他关于上海的文化流向的思考 。 同时 , 本期主题推荐整理了从建筑、商业、个人等层面讲述上海文化的书籍 , 与读者分享 。
本期主持:陈鑫培
近期回顾
寻找上海的文化流向
9月25日下午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 王晓明教授以“五个上海”这样十分概念化的主题 , 完成了2021多伦讲坛“城市-空间-记忆”系列讲座的第三讲 , 回溯百年来的沧桑变幻 , 将上海人文化形象与上海城市精神内核的时空变化过程描述了一遍 , 并对未来上海将会呈现出怎样的文化样貌作了系统性的预测 。
这个话题十分巨大 , 涉及的学科起码有七八个 , 大师级学者也要耗费几十年的功夫去观察、体会 , 且必须拥有多重视角才能完成比较 , 否则必然陷入“站在上海夸上海”的套路陷阱 。 在王晓明看来 , 城市空间与人的身份的变化 , 是“五个上海”分别寻求定义的最为重要的客观基底 。 也就是说 , 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 典型的“上海人”是什么人、他们在怎样的城市空间当中怎样维系生活 , 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后 , 再谈那个时候的上海人想什么、想成为什么样子、希望城市怎样变化 , 才会有理可据 。
时期|一周城市生活丨“五个上海”
文章图片

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明 。
多伦现代美术馆 供图
第一个上海是“老中国的上海” , 大概从北宋建镇及以前 , 一直持续到1860年左右 , 此后以老南市区的范围继续存在了一段时间 , 整体上呈萎缩之势 , 目前呈现为旅游景区 。 这也是外地游客来沪会看的地方之一 。
第二个上海“租界式上海”奠定了当代上海各方面的基础 , 并非是在前一个上海基础上发育的 , 而是主要由西洋式的力量、资源和制度文化塑造的 , 城市空间也由“越界筑路”等诸多方式大大推向外围 , 完成扩展 , 基本上确定了现在上海的城市范围 , 以及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层次和地位 。 这一时期上海被公认是“欧洲以东直抵太平洋广阔土地上最大的城市” 。 王晓明提醒道 , 这一时期的上海是特殊的 , 不要低估也不要高估上海与周边、全国和国际力量之间的关系 , 要更明确地看待“租界式上海”的文化实质 。
王晓明教授提醒我们 , “海派”这个词 , 尽管现在是人们在上海言必谈的亮词、热词 , 但最初它并不是正面词汇 。 对这样的概念 , 我们得在回溯过程中逐渐让它归位 , 以便更好地理解它 , 也有利于上海更好地找准自身位置 。
解放以后 , 第三个上海“社会主义的上海”来临 , “在很多方面不同程度地延续了租界式上海 , 同时加速吞并了老中国式上海” , 通过多重素材可以看到 , 这个上海是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前一个上海积累的资源和力量 , 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发展 。 城区的大规模工业化、单位的大批量出现、劳动者阶层的扩大、革命意识形态和市民生活习俗并存等 , 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 。 这一时期最有意思的两个特点是与前一个和后一个上海接力棒式的关联 。 前一个上海遗留了很多的文化形态、消费生活方式和具体的人(比如外国人) , 后一个上海则从这个时期继承了以曹杨新村为代表的理想社区整块建设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