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发现 | 千年夏布今何在?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视频见习采访人员 刘可欣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在这首《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中,青年男女一起在东门外护城河里浸麻、洗麻、漂麻,也在一起互相诉说、倾听。不朽的诗篇给我们看到美好的爱情,也看到一种古老的劳动——沤麻。
沤麻是夏布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麻是平民百姓穿用的最主要的织物面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苎麻耕种,并使用手工织布。苎麻布被百姓衣着日用、婚丧嫁娶,无不所用。成书于汉末的《小尔雅·广服》中写道:“麻、纻、葛曰布;布,通名也。”唐代诗人杜荀鹤《蚕妇》有诗: “彩色全无饥食加,岂知人间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 ,底事浑身着苎麻”。“布衣”逐渐成为平民的别称。
直到元代,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并于明代以后推广开来之后,棉才逐渐普及并替代麻,成为普通民众的主要衣料。但苎麻布并未完全消失,因其凉爽透气,主要作为夏季服饰用料,所以苎麻布又普遍被叫做“夏布”。
麻作为普通民众日常服饰主要材料的地位被棉布取代后,又迎来近现代暴发的工业革命。机器自动化大生产带给手工业作坊的巨大冲击,让纯手工编织的夏布,命运备加曲折。在近100年来,种种因素积累导致,夏布渐渐不为人所关注,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夏布手工生产流程技艺,也正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危机,如今懂得这种老手艺的匠人已不多,急需新人加入。
2021年8月,一本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摄影文图集《中国夏布》,促发了不少读者对夏布的兴趣。该书作者张强,是川农大教授,他原本并不是纺织史或者夏布的专业研究者。但是凭着兴趣和一份责任心,张强从2015年10月开始,历时5年,行程万里,数次前往四川隆昌、大足、内江、重庆荣昌、湖南浏阳、江西万载、新余、宜春、贵溪、上饶、宁都等10余个夏布相关地,实地拍摄记录了有关夏布的代表性产地、代表性工艺、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产品等现状,积累了数以万计的摄影图片。
苎麻!发现 | 千年夏布今何在?
文章插图

苎麻!发现 | 千年夏布今何在?
文章插图

张强
此外,张强还跑遍国内有夏布收藏的20多家博物馆申请观摩夏布相关文物及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将这些信息精华浓缩成书《中国夏布》,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也得到纺织史专业研究者高度认可,认为其是“是弥足珍贵的抢救性记录”。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史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明称之“首次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夏布织造影像资料库”。
仔细阅读这本书后,2021年秋,封面新闻采访人员前往川农大对张强教授进行专访,对夏布的准确定义、历史轨迹、个性特点、生存现状等方方面面,进行一番深入、全面的探究和了解。
苎麻!发现 | 千年夏布今何在?
文章插图

麻纺织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
马王堆汉墓出土过精细的苎麻织物
夏布,或许有人会顾名思义认为是适合是夏天衣着的布料。但其实精确的说法是,夏布,是指以苎麻或大麻纤维为原料,按照传统手工工艺织成的比较精细的平纹织物。现代不少人习惯于把所有的苎麻织物都叫做夏布,然而用机器纺织出来的布,虽也被叫夏布,但在行内人那里都公认,只有手工艺做苎麻布才是真正的夏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