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涌君|从“绿雪斋”到“绿雪斋” |汤世杰( 二 )


于涌君|从“绿雪斋”到“绿雪斋” |汤世杰
本文图片

十多年前 , 我初会于湧和他的艺术作品 , 还在他坐落于丽江黑龙潭边的“丽江雅集”(上图) , 一个虽是新行打造 , 却古色古香的土坯墙小院里 , 就着为因应梅英一名而种的几株梅树的花荫暗香 , 一读再读于湧的诗思巧慧 。 他不是那种醉心功利的人 , 亦无“振拔尘滓 , 自致封侯”之心 。 人都苦于日子之短 , 时间其实是既可挤压出来 , 也可大把虚度的 。 跟他相处 , 常常 , 也只是茶席围坐熏香品茗 , 说些闲话 , 而“大街小巷和花园都从我的茶杯中脱颖而出”(普鲁斯特语) 。
一晃这么些年 , 于湧的作品 , 渐至从丽江走到北京 , 走到英国 , 前几年 , 又受邀落户于春城昆明的母城官渡古镇 , 辟开了另一番天地 。 人既安顿 , 便诗思蓬勃 , 佳作迭出 。 于湧亦顺理成章地 , 受聘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校外行业导师、昆明学院客座教授 。
于涌君|从“绿雪斋”到“绿雪斋” |汤世杰
本文图片

艺术界的专家 , 尽可从不同的角度 , 去解读于湧的创作 。 而在我眼里 , 山水皆是自带禅味的 。 你要与禅味深藏的山水成为知己 , 必当先与它坦诚相见 , 以臻相知 。 于湧在丽江 , 先是做了些别的 , 看似并不与所谓艺术创作直接相关的事 , 诸如收藏民俗旧器 , 开办云南第一家台资民间博物馆 , 甚至为了生计 , 也以极富文趣的方式 , 或当垆斟茶 , 聚众会饮 , 或置锅烩菜 , 以飨众口 , 或创设雅集 , 熏香赏梅 。 绕来绕去 , 从丽江到昆明 , 到底也放不下他最爱的艺术 。 他的灵慧 , 洒脱 , 他对人生的超越 , 甚至颇有些任性的落拓不羁 , 只在他面对看似不具堂奥的木石时 , 方得尽兴挥洒 。 不妨说 , 丽江的、云南的山山水水 , 既给了他艺术趣味 , 也给了他一方展示性情的天地 。 而山水自带的 , 一般人难得颖悟的那点禅味 , 便也在他的审视、琢磨与经营中 , 渐次显露 。 其间长至数年分分秒秒的等待与期盼 , 虽亦磨人得很 , 而“等待也是种信念 , 海的爱太深 , 时间太浅”(海明威语) 。 于湧年岁渐长 , 虽还不好说老 , 等待的品质倒是一样的——有皱纹的地方 , 只表示思索的微笑曾在那儿呆过 。
于涌君|从“绿雪斋”到“绿雪斋” |汤世杰
本文图片

弄艺术的目的 , 远远不止于悦己 , 更在悦人 。 当我面对他拿那些原本已毫无美感的旧木料、乱石头及破陶碎瓷 , 准备进入创作时 , 往往云里雾里 , 不知他意欲何为 。 直到他弄出个大体模样 , 稍加解说 , 才恍然大悟 。 而他每次的灵感来袭 , 都出自日常生活的触动 。 其实我喜欢的 , 正是于湧的简单素朴 , 不装不作 , 自度我也是那样简单的人 , 别无所求 , 只爱那些简单素朴的事物 , 犹如爱惠特曼吟咏过的草叶 。
于涌君|从“绿雪斋”到“绿雪斋” |汤世杰
本文图片

艺术是什么呢?多看几眼于湧的作品 , 方知艺术即在看似具体也简单明白的物象之外 , 隐藏着某些深深浅浅的余韵 , 你得慢慢品味 , 方有所悟 。 倘若观者的灵魂丰盈富足 , 眸中见到的明明只是一方旧木片 , 几块不起眼的小石子 , 甚至只是陶窑烧废的形状怪异的残器 , 野地里随手捡回的浑圆卵石 , 倒恍惚其间自有日月山水 , 心中亦便俱是星辰大海 。 转而更会想到 , 原来 , 艺术家独具慧眼地将那些看似无用的石木捡拾回来 , 又颇具匠心地将它们嵌合为天成的一体 , 透露的恰恰是他对传统中国美学深厚的艺术修为 , 以及深藏于每件作品中的盎然古意 。 霖灿先生的“绿雪斋”是一方匾额 , 是对他数十年前在丽江遭逢的那片纯净自然的终生惦念与怀想;于湧的“绿雪斋”则是个小小的艺术馆 , 甚至是一件以一石一座构成的作品——以他独特的艺术制作 , 勉力把大自然浓缩为一件小小作品 , 让陷于忙碌疏于深思的现代人 , 于相对的刹那间 , 骤然想起生命的来处 , 想到人生的出发与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