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官#《聊斋》中最荒唐的三个故事,初读让人忍俊不禁,再读却笑不出来
分享、评论、转发、关注是给小编最好的礼物很高兴能够再次与您相遇,相遇便是缘,更何况是“再次相遇”,点击右上角关注吧!谢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这部小说曾经被改编为电视剧,在央视台播放,可以算得上是一代人的经典,有很多小孩子心里接受程度不高,在最开始看电视剧的时候,甚至还成为了他们的童年阴影。在最开始看《聊斋志异》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会觉得这只是一部有关于鬼怪的小说而已。可是当成年之后再去看这样一部小说,就会发现其实里面的内容并不仅仅只是一些神鬼传说,可以说,蒲松龄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法,将他对那个世道人心的见解通过《聊斋志异》讲了出来。
文章插图
《聊斋志异》当中故事有很多,有非常长篇的,也有非常短篇的,有一些故事非常的让人感动,也有一些故事让人觉得义愤填膺。其中尤其是一些短故事,读起来让人意犹未尽。《聊斋志异》有三则最荒唐的小故事,最初读的时候让人忍俊不禁,可是当重读一遍时,就可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那样一种艰辛无奈,再也笑不出来,这是哪三个故事呢?它们分别是《盗户》中的两个小故事和另外一篇故事《郭安》。一、《盗户》中的两个小故事第一则小故事则是关于盗户的故事。在清朝皇帝顺治帝入关之后,由于当时天下初定,很多方面一时之间也难以管理。山东地区还有一些老百姓沦为了盗贼,由于盗贼名人多势众,当地的县官不大敢去管他们。不过既然出了盗贼,地方官总是有责任的,如果不将这些盗贼清理干净的话,恐怕自己的乌纱帽是不能长远的。于是县官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对这些盗贼加以安抚。
文章插图
就这样,这些盗贼们被招抚了下来,不过为了防止他们再次反叛当地的官员,在一些事情上面会对他们有所偏袒,招抚是招抚了,如果在自己的治下出现了有人叛乱的问题,那县官恐怕也要倒霉。就这样,由于官员经常偏袒这些盗户,于是很多老百姓就觉得心里愤愤不平,渐渐的他们也摸出了门道。这些盗户人多势众,最为关键的是他们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人口繁衍得非常快,地方官也不可能拿着户口册一个一个的去验证这些盗户的身份。于是在诉讼的时候,有一些不是盗户的人,他们也壮着胆子说自己是盗户,每每遇到这些事情,地方官就不得不去将户口册拿出来一一的去对照,从血缘关系往下查,非常的累人。当时,这个地方有一位县宰的女儿被一只狐狸迷住了,于是现在便就去请了一位法术高明的道士,在这位道士的一通做法之下,这只狐狸被迫现出原形,道士正要将这只狐狸斩首,没想到狐狸竟然口出人言说:我是盗户!连狐狸都知道盗户可以受到官方的偏袒,由此可见当地的官员对于这些人究竟放松到了何等的地步。虽然刚读起来时会觉得这只小狐狸傻得可怜,但问题是只要再深深一思索就会知道,这正是对这些官员们的讽刺啊,在这样官员的统治之下,老百姓分明就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文章插图
第二则小故事则是关于功名的故事。古代读书人非常重视功名,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秀才,也有着见县官不下跪的特权,这也就是为何有那样多的人争先恐后的想要去求得一个功名,范进拿到举人功名还发了疯。当时在征税方面出了一些小问题,由于这些士绅大户他们都有功名在身,所以有着不纳捐的特权,于是有很多贫苦的老百姓,他们就将自己的土地挂在这些士绅的名下,这些士绅不用耕作,他们就可以根据手中的特权,从这些农民手中获得一份报酬。后来,有一位县官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觉得这样做对国家的税收会造成损伤,最终老百姓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只不过是喂饱了这些贪心的士绅而已。于是他便向朝廷请命,请求将这样一种弊端革除。很快,朝廷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这位县官便开始大手大脚的行动起来,他让那些有土地挂靠在士绅名下的百姓,自觉地将自己的土地拿回来。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这里面的问题,有一些无奈他们分明没有田地挂在士绅的名下,他们非说有。或者是一些人,他们的田地早就已经卖给了士绅,他们偏要说是挂在士绅名下,被他们强行拿过去的。而官府在面对这样无赖耍泼时,竟然选择了一刀切的支持这些无赖的诉求,因此在遇见土地纠纷时,这些士绅就非常的被动。
- 复生@连载|《丰子恺自述》07:王囡囡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小说$6本男主假高冷小说,强推《镇河》好好笑,作者脑洞未免也太大了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我们的天才儿子|《我们的天才儿子》常来的浙图,浙图找出了他的翻译十部作品
- 儿子|感动!这个温柔且沉重的“杭州版”《美丽心灵》字字戳中内心……
- 韩貂寺#雪中悍刀行:徐凤年6大仇人,韩貂寺最弱?杨太岁、柳蒿师不如他
- 打火机与公主裙@「推文」《我的城池》《打火机与公主裙》|校园甜文|痞帅x乖乖
- |茅奖小说《暗算》出版20年,精装版归来继续密码和人心全解密
- 康有为#除了《美的历程》,还有这些李泽厚的经典著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