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姓|【常忆】河南省濮阳市工业园区(濮阳县柳屯镇)韩昌湖韩氏家族祭祖大典( 三 )


惟大韩村祖坟 , 因年代久远 , 又遇当地建设 , 多有耗损 , 后辈念及忐忑难安 。 为保护祖茔和便于祭祀 , 经族人合议 , 于公元2015年3月吉日抬迁到此处宝地 , 并将西院、东院八世祖、九世祖一并抬迁于此 , 以安祖宗英灵 , 以随后辈之愿 。
公元二0一五年五月十日(农历三月二十二日)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韩振林书碑文)
铭:
文王之胄 , 泱泱韩门 。
洪洞迁民 , 有我先人 。
【韩姓|【常忆】河南省濮阳市工业园区(濮阳县柳屯镇)韩昌湖韩氏家族祭祖大典】三世温公 , 豪侠义仁 。
祖奶刘氏 , 惠育子孙 。
四到七世 , 大韩脉存 。
八世东来 , 昌湖传今 。
子嗣繁茂 , 祖辈艰辛 。
镂石奉祀 , 永怀祖恩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韩振林书铭文)
韩 氏 家 族 续 谱 序 言
人生百道孝为先 , 尝思水木稽本源 。
后继有人追远报 , 祖德流芳万世传 。
宗亲和睦家业盛 , 孙裔代代出英贤 。
木有本 , 本固枝荣 , 根深叶茂;水有源 , 饮水思源 , 源远流长 。 纂修家谱乃我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 , 亦为我泱泱韩氏之族风 。 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 , 上以敬宗 , 下以收族 , 中以和邻 。 书家昭示子孙 , 启迪后昆 , 使同族相识、宗亲有序,即或分居各村 , 也长幼亲睦 , 互助互敬;即或移徙他乡 , 远隔数千里之外 , 犹可展卷而按之几席之间 , 偶尔得聚 , 则亲情熔熔 , 友爱有加 。
尝闻自尚信、尚志二祖从大韩庄迁居以来 , 我韩昌湖韩氏一族 , 子孙繁茂 , 同心同德 , 忠孝传家 , 奋发图强 。 或辛勤耕耘、勤俭持家 , 或精于武略、艺高胆大 , 或文韬满腹、诗书传世 。 于是定根基 , 安乡邻 , 修韩门 , 筑壕寨 , 中武举 , 进国学 , 入府吏 , 得孝廉 , 树宗庙 , 排辈字 , 今男丁壹仟陆佰余众 , 合族老幼逾三千矣 , 盖历代祖辈之功德也 。
清咸丰六年和同治八年 , 我族前辈曾两次修编家谱 , 其中历数尚信、尚志二祖各系子孙传代脉序 , 排定晚辈自“凤”字以下十个辈字 , 规定南阳氏祖谱格式及十二年增续时限 。 可谓上启先河 , 下承千秋之盛典 , 为我韩门定族立邦奠下根基 , 乃韩家先祖之望、后世之幸也 。
然因时代条件所限 , 我大韩庄先祖何人?两谱语焉难详;代代口传的大水坑后裔之情状 , 两谱难穷其究 。 我等每念及于此 , 常感不安 。 尤以尚信、尚志二祖为始祖排世后 , 使我门世次太少而无可与临近同韩论辈 , 成孤门独户 , 在社会迅速发展 , 人群广泛交融之今后 , 恐有碍于子孙发展一事 , 最令我等忐忑 。 暗忖此亦绝非我祖宗之所愿也 。 思虑愈久 , 愈感责任重大 , 年事愈高 , 愈感时不我待 。 为解除疑惑 , 清本正源 , 借太平盛世之光 , 假交通通信发达之便 , 我等受合族委托 , 三次奔赴清丰县大水坑、前韩家等地考证 , 数次与大水坑、前韩家家世代表交流 , 结果发现:
一、同为南阳氏记谱格式和坟茔排位次序。
二、同样的祖传一百二十斤大刀和韩家洪拳 。
三、最为重要的是有关温公五老爷的记载和传说 。 前韩家墓碑记其不乐诵读 , 娴于武艺 , 走南闯北 , 结交豪杰;大水坑传其文韬武略 , 豪杰气概 , 善使大刀 , 广游于黄河两岸 , 有多处家室 , 其长子过继给四哥立户守大水坑老家 。 这与我家关于老爷排行第五 , 使大刀 , 骑白马 , 四老爷帮其离家到我地的传说完全吻合 。
四、查清大韩庄坟茔辈次数目后 , 按照温公后代排序 , 我家世次与大水坑、前韩家等韩氏子弟辈次相当 , 符合辈次发展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