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美国眼中的日本2——共读《菊与刀》!

在上篇共读文章中,作者鲁斯突出强调了日本的两个特性:矛盾性和秩序性。接下来,作者又强调了日本的报恩性。日本人认为人生下来有必须要报的恩情,这种恩情是永久性的,只要在世就必将去偿还的。一是对父母的恩情,即孝道。而是对天皇的忠诚。上一篇讲到日本人具有秩序性的特点,各个等级,不同身份,不同场合的人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行为规范,这很像中国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我们也讲到,日本的秩序性不是来源于强权或暴力,而是发自内心的遵从。而作者提到的报恩性就是秩序性的内在源泉,因为怀有永久的报恩的心态,所以才能够发自内心的服从,忠诚,甚至是牺牲。声誉#美国眼中的日本2——共读《菊与刀》!
文章插图
报恩这一点,从日本人刚刚出生时就开始培训了,婴孩还在襁褓之时,就已经被摁着脑袋向长辈们致敬了。在小学课本中,也充斥着大量的相关内容,例如忠犬八公的故事就出现在小学低年级的课本中。所以日本人从生到死都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想也许这就是日本一本正经地宣言东亚共荣圈的原因,这是他们的责任。声誉#美国眼中的日本2——共读《菊与刀》!
文章插图
日本人的忠孝的报恩,除了永久性这一特点,同时也是无条件的。日本忠孝的观点来源于中国,但是中国的忠孝是有条件的。我们讲父慈子孝,儿子孝顺的前提是父母是良好的榜样,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而对皇帝忠诚的条件则是实施仁政。自西汉以后的儒家思想认为皇帝是上天的代表,百姓应当遵从皇帝,从而顺应天道。同时皇帝也顺应天道,即实施仁政,否则上天也会生异象来惩罚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的统治者认为如果不实施仁政,百姓就会揭竿而起推翻其统治,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忠孝的观点在日本则演变为无条件的。无论父辈或者天皇是否真的做了错事,身为日本人也应当无条件的忠诚。声誉#美国眼中的日本2——共读《菊与刀》!
文章插图
在日本人看来,无论如何应当对上一级保持忠诚,发自内心的维护社会的秩序性,因为只有秩序,才是安全的。鲁斯在书中讲了一个奇特的例子。日本的农民作为生产阶级负担过重,当出现了被压榨超过了制度规定的限额的时候,他们也会选择起义。但是他们的起义是大家有秩序地在一起商讨,并由几位代表将商议出的“状子”用各种办法交到更高一级的人手中,乞求他们为百姓做主。日本统治者也认为逾越了秩序是错误的危险的,压榨者超过了对农民征收的限额,即是错误,所以往往会做出有利于农民的判定。同时,农民的代表把“状子”交到上一级手中,也是一种僭越,违背了自己这个等级该遵守的规定,按律当斩。农民代表就会在公开的场合里,在农民的围观下被下油锅,被杀头。在咱中国电视剧里,这时候一定会杀出几位正义之士去劫法场。但是日本不会,因为即便是受到恩惠的农民也认可,逾越规矩者当死。他们只会在死后对代表进行祭祀活动。这真是近似于冷血的理智!声誉#美国眼中的日本2——共读《菊与刀》!
文章插图
除了对父母和天皇的报恩外,日本人还有一种不是永久性的报恩,称之为情义。简言之就是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在日本人看来,报恩远远比施恩重要。首先是不能够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情,如果施恩者自身的品行不端,那么谁接受其恩泽,谁的声誉就会受到损伤。例如在酒吧里喝酒,如果请你喝酒的人本身有道德问题,那么千万不要喝那杯酒,宁愿损失钱财自己花钱,不可接受,否则声誉受损。其次,一旦接受别人恩惠,必须要进行偿还。而且偿还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如果自己受人恩泽而不能偿还,那么自己的声誉也就受损了。而在日本人看来,声誉是非常重要的。日本人认为声誉高于生命,当声誉受损时可以与对方进行决斗,可以伺机报复。声誉体现在日本人的方方面面,危机时保持镇定,专业上保持高水平,对成功的追求等。为了一定程度上避免声誉受损,就要减少直面的竞争和交流,所以日本的各种中介大行其道。此外,日本还认为自杀是保护名誉,洗刷罪名的良好方式。当然,作者也提出日本的自杀除了洗刷罪名,还因为日本人自出生起就受到各方的限制,在森严的秩序下,日本人精神异常压抑,并且虽然有秩序是为了安全,但日本人仍然缺乏安全感,抱着强大的厌倦情绪,他们选择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