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陈凯歌《人民日报》撰文谈《长津湖》:写戏先写人

10月5日,《人民日报》第8版刊登了电影《长津湖》监制、导演陈凯歌的文章《把人物写好 戏才有底气》。
陈凯歌表示,自己在创作《长津湖》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刻的就是——写戏要写人,写戏先写人。许多战争电影的成功都是因为写出了鲜活生动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就没有观众情感的寄托点;没有惹人喜爱的人物,就不能引起观众的关切和共鸣。
陈凯歌还表示,创作团队在每一个具体人物身上下功夫,写出他们的个性。不仅作为主角塑造的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俩性格突出,他们所在的七连其他将士,一个个或爽朗,或豪放,或冷静,或机智,笑口常开,勇敢善良。只有把人物写好,戏才能有底气。
截至5日7时许,《长津湖》票房已突破21亿元人民币。
人民日报@陈凯歌《人民日报》撰文谈《长津湖》:写戏先写人
文章插图
《长津湖》海报
以下为《把人物写好 戏才有底气》全文——
经过几年的剧本准备、长时间的艰苦拍摄和繁重的后期工作,电影《长津湖》在国庆档上映了。《长津湖》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东线战场上,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克服缺衣、少食、极寒等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怕牺牲,英勇奋战,敢于胜利,重挫美军精锐的陆战第一师,改变了敌我之间的战略态势。长津湖战役以“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而彪炳于我军战史。
《长津湖》原计划在2019年开拍,因疫情发生暂停,2020年再次筹备时重新组织创作团队,由我、徐克、林超贤3位导演分工拍摄影片的不同部分,确保充分利用秋冬季的拍摄时间,还原1950年深秋和严冬的全部戏份。我这支摄制组于去年11月率先在当年志愿军第九兵团的集结地——浙江开拍。3个摄制组同时开拍一部电影,是中国电影制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摄制组最多时有近7000名台前幕后工作人员,他们操持着几百台各式车辆、无数摄影灯光器材、复杂的现代化战争装备、枪械重炮道具以及置景工作、战争场面的大规模爆破、大量的战场化装和服装工作,还有数千个后期制作的特效镜头。《长津湖》的拍摄,提高和展示了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能力和水平。
人民日报@陈凯歌《人民日报》撰文谈《长津湖》:写戏先写人
文章插图
《长津湖》海报
我在创作《长津湖》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刻的就是——写戏要写人,写戏先写人。许多战争电影的成功都是因为写出了鲜活生动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就没有观众情感的寄托点;没有惹人喜爱的人物,就不能引起观众的关切和共鸣。只有人物成功了,才能带领观众走进战争,观众才会和银幕上的战士共情,在几个小时里同生死、共患难,心为他们痛,泪为他们流。《长津湖》也不例外,我们要让观众的情感体验建立在对人物的认同之上。
首先,要拍出我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士气。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军队可谓举世闻名——英勇作战、以弱胜强的传统是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培育起来的。这支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这是我军特征的生动写照,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生动写照。长津湖战役的主要参战部队是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和兄弟部队一起横扫华东、解放上海,是一支胜利之师,因此整体的精神面貌必须饱满。我们拍摄了九兵团行军和倾听司令员宋时轮动员讲话时的雄壮军威,为战争中的浴血奋战奠定了精神基础。
其次,我们在每一个具体人物身上下功夫,写出他们的个性。不仅作为主角塑造的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俩性格突出,他们所在的七连其他将士,一个个或爽朗,或豪放,或冷静,或机智,笑口常开,勇敢善良。无论是家乡还是军列,车站还是战场,我们都试图在情节进展中给人物定调子,给群戏打基础,为每个人留下其后发展空间。两位编剧都为银幕上的人物再现,进行了充分的构思和准备工作。只有把人物写好,戏才能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