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半黄|“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诗人身处边关,起怀乡之情( 二 )


柳半黄|“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诗人身处边关,起怀乡之情
本文图片

流水 , 即高山流水 , 古琴曲名 , 亦泛指琴曲 。 与此曲目相关的最著名故事 , 当然就是伯牙与子期的“琴台知音会” 。 而关山月 , 也是汉乐府横吹曲名 , 《乐府诗集》所收歌词系南北朝以来文人作品 , 内容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 , 如《木兰诗》:“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 。 ”
这些曲目都与边塞有着密切的关系 , 曲调放在此情此景之下 , 其忧伤凄恻之意当然更是明显 。 正是如此 , 方才使最后一句中的“泣上龙堆望故乡”这一行为 , 得到了更为合理的解释 。 龙堆 , 即白龙堆 , 沙丘名 , 西域中 , 《汉书·匈奴传》记载:“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 , 乃以制匈奴也 。 ”
柳半黄|“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诗人身处边关,起怀乡之情
本文图片

也是在这最后一句之中 , 完美阐释了前面一切所见景物 , 都是建立在诗人已经登上白龙堆之后的观望状态 。 而其中的导火索 , 大抵是此时此刻依旧萦绕回旋在诗人耳际 , 不绝如缕的乐曲演奏声音 。 此时 , 追究到底是《陇头》 , 或者是《流水》 , 又或者是《关山月》 , 都没有什么意义 , 因为更有可能当时三曲都曾经被演奏过 。
事实上 , 我们其实关注的地方更应该是诗作本身的微妙之处 , 比如照应 。 最后一句之“泣下” , 挑明了诗人笔下人物思念故乡的愁绪 , 妙到好处地点明了题目中的那个“怨”字 , 此处并非埋怨 , 也非怨忧 , 而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惦念之情 。 情动于衷 , 所以情不自禁 , 这大概便是此诗所以吸引人的焦点所在 , 值得人深思与回味 。
(图片来自网络 ,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