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钢琴女神”陈萨:需要有时间来感受自己

摄影/本报采访人员 郝羿 耐得住寂寞的钢琴女神陈萨
在诱惑颇多的商业社会 , 能够保有独立并坚守自己的阵地 , 对于艺术家来说难能可贵 。 钢琴家陈萨便是其中之一 。
这位出道便登上英国利兹、波兰肖邦和美国克莱本三大国际钢琴比赛的舞台 , 并斩获重要奖项的钢琴家 , 被英国BBC誉为“当今最具魅力的钢琴家之一” , 在国内外拥有众多忠实的拥趸 。 陈萨本可以凭借自己已取得的成绩推出一些难度较小的作品 , 然而天生倔强的她却选择了一条无比“艰难”的道路——演奏全集 。
自2015年成立个人工作室以来 , 陈萨每年都会推出新的独奏会曲目 , 从肖邦的《玛祖卡舞曲》 , 到德彪西的《24首钢琴前奏曲》《12首钢琴练习曲》 , 再到肖邦的《夜曲》 , 其中大多是以全集的方式呈现作曲家的作品 。 在这些大部头作品中 , 观众能感受到陈萨的用心 , 尤其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 陈萨也给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诠释 。
继2019年举行肖邦夜曲全集音乐会巡演后 , 陈萨推出的新专辑《肖邦夜曲全集》于近日全球发行 。 借此机会 , 北京青年报娱乐视频专栏“娱见”独家专访了陈萨 。 通往艺术家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 需要经年累月的锤炼和锻造 , 更需要耐得住寂寞 , 受得了孤独 。 陈萨坦言 , “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在嘈杂人群里待着就能获得快乐和放松的人 。 学琴的经历让我觉得孤独挺像一件必需品 , 我需要有时间来感受自己 。 ”
演绎作曲家全集像一个深潜的过程
陈萨从小喜爱并经常演奏肖邦的《夜曲》 。 2019年陈萨成为中国大陆首个举行肖邦夜曲全集音乐会巡演的艺术家 , 而由于疫情的原因 , 这套曲目的录音直到2021年才完成 。
“肖邦的《夜曲》大家特别熟悉 , 哪怕是在酒店的大堂里都能经常听到 , 但是作为一套作品去呈现 , 其实非常具有深度 , 对于演绎的要求非常高 。 ”就是这样一套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 陈萨花了很大的功夫去研究和呈现 。 对于某些非常熟悉的《夜曲》 , 陈萨甚至需要花额外的时间让自己慢慢洗刷掉平时耳朵里似乎很熟悉的那种演绎方式 , “我要让作品本身对我讲话 。 ”
肖邦的21首《夜曲》虽然各有不同 , 但并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起伏 , 且都是风格类似的同一作曲家的作品 , 放在同一场音乐会里 , 无论对于听众还是演奏者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 通常音乐会作品大概是一个半小时 , 肖邦《夜曲》全集演奏下来大概是两个小时 , 还有中场休息 。 陈萨始终能投入其中 , 做到引人入胜 , “巡演这么一套作品 , 身心都很累的 , 除了需要专注力和情感的付出 , 还有你整体状态的投入 。 ”
之所以会坚持做全集演奏 , 在外人看来是挑战 , 但于陈萨自己并不然 , 她从中找到了快乐 , 更好地了解了自己 。 “从演奏肖邦的全套《玛祖卡舞曲》开始 , 我就已经浅尝到演奏套曲的乐趣 。 因为从我自己去学习 , 到最后呈现出来 , 在现场跟大家分享 , 这个过程类似于深潜的过程 , 你完全沉浸式地在一个作品的语境里去感受 , 对我来说是很珍贵的一笔财富 。 ”
陈萨将这种沉浸式体验延续到了音乐会的曲目安排和专辑的出版上 , “我的现场演奏和录制21首《夜曲》不但要尊重出版的历史 , 更重要的是尊重乐谱本身 。 ”
“学琴的路上感谢父母没有放弃我”
母亲是舞蹈演员、父亲是圆号演奏员 , 这样的家庭氛围让陈萨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很有文艺气息的环境 。 “我们生活的院子里 , 邻里关系特别好 , 周围都是哥哥姐姐 , 大家在石板搭建的小舞台上唱歌弹琴跳舞 , 我也是其中一员 。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 , 陈萨的父母发现了陈萨的艺术天赋 , “那时候我唱歌、跳舞 , 很爱表现自己 , 特别有表演欲望 。 于是父母下决心为我请专业老师学习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