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贾植芳全集》出版,纪念一位求真的老人

今年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 , “七月派”主要成员 , 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贾植芳诞辰105周年 。 10月8日 , 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办的“纪念贾植芳先生诞辰105周年暨《贾植芳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举行 。 贾植芳的亲友、同事、学生以及上海各高校中文系及研究机构代表齐聚一堂 , 共同纪念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人物 。
贾植芳(1916-2008)是山西襄汾人 , 其一生创作、翻译、研究、编著了多部著作 , 著有《人生赋》《贾植芳小说选》《近代中国经济社会》等 , 译有《俄国文学研究》《契河夫的戏剧艺术》《契河夫手记》等 。 他有一句名言:“读书、写书、教书、译书、编书……知识分子的财产就在一点书 。 ”
比较文学|《贾植芳全集》出版,纪念一位求真的老人
文章图片

贾植芳 。 图片来源:《贾植芳全集》
近日 , 由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主编的《贾植芳全集》(下文简称“全集”)在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 全集各卷依次为《创作卷》(上、下)、《回忆录和访谈录卷》、《理论卷》、《书信卷》、《日记卷》(上、下)、《翻译卷》(上、下)、《附录与索引卷》 , 共十卷 , 总计近500万字 。 它第一次公开出版贾植芳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作品 , 包括贾植芳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书信日记等作品 , 以及贾植芳的回忆录、翻译作品等 , 并将第十卷作为《附录与索引卷》 , 为研究贾植芳及其学术文化等提供了直接的文本资料 。
比较文学|《贾植芳全集》出版,纪念一位求真的老人
文章图片

《贾植芳全集》书影
比较文学|《贾植芳全集》出版,纪念一位求真的老人
文章图片

10月8日 , 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办的“纪念贾植芳先生诞辰105周年暨《贾植芳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举行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罗昕 图
他坎坷的一生 , 把“人”字写得端正
贾植芳的一生 , 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时光在牢里度过 。 第一次坐牢是因为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 , 第二次是在徐州被抓到日本宪兵队 , 第三次是1940年代末在复旦参加学生运动 。 第四次是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 。 谈及贾植芳的一生 , 在场各位无不感叹 。
“贾先生离开我们有十三年了 , 今天听大家回忆他 , 我脑海里不断浮现他的音容笑貌 。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邓逸群感慨道 , 贾植芳对大家最深远的影响还在于他的人格魅力 , “最感动人的是他的不屈不挠 , 几次进监狱 , 几番经苦难 , 他都没有低头 。 他说他这一生没什么 , 就是把‘人’这个字写得端正一些 。 在我看来 , 他不仅写好了‘人’ , 还写好了一个大写的‘人’ 。 ”
比较文学|《贾植芳全集》出版,纪念一位求真的老人
文章图片

会议现场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吴中杰用一句“平生风义兼师友”来形容他和贾植芳的关系 。 “讲到‘友’ , 贾先生比我大二十岁 , 我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 , 而是一起劳动改造的朋友 。 当年在干校里 , 我们中文系的劳改对象有贾植芳、我、彭飞 , 我们三个经常一起劳动 。 听报告的时候 , 我们三个被打发到很远的地方 , 贾先生会给我们讲很多社会上的事情 , 听了很长知识 。 讲到‘师’ , 贾先生也是我的老师 , 有时只言片语的启发比课上听讲还大 。 ”
他提到了贾植芳的《历史的背面》和《狱里狱外》 。 “《历史的背面》书名就很好 , 没有丰富阅历的人取不出这样的名字 。 我们的文学史往往是正面的 , 但正面的东西未必是将来站得住的 。 历史的背面将来也可能反过来成为历史的正面 , 贾先生这个提法很智慧 , 值得思考 。 他还有一些作品 , 大家觉得好 , 但似乎上不得文学史的台面 , 比如《狱里狱外》 , 但我认为这是一部传世之作 。 ”吴中杰说 , 对于如何看待文学 , 如何看待历史 , 贾植芳一直带给他很大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