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红星#《闪闪的红星》能否为芭蕾舞“中国学派”探寻新路径?

闪闪的红星#《闪闪的红星》能否为芭蕾舞“中国学派”探寻新路径?
文章插图

上海芭蕾舞团携原创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从红军战士潘冬子的视角徐徐展开,儿时记忆与成年后的战斗相交织,让他更坚定信仰,愿意为守护千千万万家庭而奋战。 制图:冯晓瑜
■本报采访人员 宣晶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踏着《红星歌》慷慨激昂的旋律,上海芭蕾舞团携原创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于10月5日至6日亮相上海大剧院。故事从红军战士潘冬子的视角徐徐展开,儿时记忆与成年后的战斗相交织,让他更坚定信仰,愿意为守护千千万万家庭而奋战。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革命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古典芭蕾元素和民族舞蹈的思想相结合,该剧不仅让上海观众耳目一新,也引起中国舞蹈界的关注。
近年来,红色题材芭蕾舞剧的创作进入“丰产期”,这不仅为“文化走出去”寻求更明晰的“中国标识”,同样也回应着时代需求,展现了当代中国之面貌。“在芭蕾民族化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建立‘中国学派’。所谓‘中国学派’就是充分运用古典芭蕾技术,并将之‘化’开来与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结合,最终融入到舞剧创作中。”著名舞蹈家、编导舒巧认为,原创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是其中最接近古典芭蕾艺术本体的一次尝试,对于芭蕾舞“中国学派”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
以古典芭蕾美学讲好中国故事,抒发散文诗般的浪漫情怀
西方芭蕾经过数百年发展,形成了意大利、法兰西、俄罗斯、丹麦、英国、美国等不同学派,任何一个学派都和自身民族性格紧密结合。从剧目创作来说,自上世纪50年代芭蕾进入中国,中国舞蹈界就开始了特色之路的探索。50多年来,中国芭蕾从经典作品《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的奠基年代,发展到芭蕾舞与现代舞结合的“现代派”,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创新之路。在舒巧看来,如今芭蕾民族化站在了第三个发展阶段的入口处,而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首演于2018年10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目前已在全国巡演近110场。“芭蕾舞剧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如何以古典芭蕾美学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将中国人的价值观通过芭蕾艺术传递到世界各地,《闪闪的红星》正在探索一条新路。”这部舞剧的编导兼编剧赵明告诉采访人员,该剧力求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段找到中国军人形象和古典芭蕾体系的契合点。
在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的创作提纲上,列着中国故事世界化、民族元素时尚化、古典技巧现代化、革命体现艺术化、自然素材浪漫化等重要艺术课题。循着这种艺术思路,《闪闪的红星》调和艺术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舞剧里的“映山红”“红五星”等意象被赋予了人格化表达,抒发了散文诗般的浪漫情怀。“用芭蕾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我们不仅要借鉴西方美学思想,还得有中国虚实相生的意境。”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一级演出监督宋官林认为,《闪闪的红星》是向古典芭蕾的主动回归,呈现出现实与虚拟空间的互相交融、写实与写意手法的交相辉映,体现了中外艺术风格的交流互鉴,丰富了中国芭蕾舞剧的美学精神。
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润物细无声”地传递信仰力量
如何将芭蕾舞剧的美学概念与中国人的民族气节、信仰力量结合,是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创作的难点之一。剧中,主人公的童年和成年跨时空交错,记忆与现实交织,让母亲的精神力量顶着潘冬子一路成长。这种多维空间的表现手法,带有电影蒙太奇的意味。“《闪闪的红星》印证着上芭致力于探索中国芭蕾创作的初心,它以当代精神、芭蕾语汇、海派风格重新演绎了红色经典。”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