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辛弃疾写了一首中秋词,想象力比肩苏轼《水调歌头》,词中内容奇幻无比

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的中秋夜 , 辛弃疾写了一首《太常引》 , 赠给好友吕淑潜 。
在这首词中 , 辛弃疾首次将自己比作月宫中的嫦娥 , 并且发挥出了奇绝的想象力 , 将人间破坏国家统一的一切邪恶势力 , 比喻成了应当被砍去的“桂婆娑” 。
这首词写得清新浪漫 , 词中嫦娥、桂树等意象 , 与其后来创作的《满江红·中秋寄远》、《满江红·中秋》里二者的意象 , 一脉相承 。
辛弃疾|辛弃疾写了一首中秋词,想象力比肩苏轼《水调歌头》,词中内容奇幻无比
本文图片

不过《太常引》这首词的下半阕 , 因有“斫去桂婆娑”等句与另两首词相较 , 豪情更胜 。 元曲大家张养浩深爱此词 , 曾作《折桂令·中秋》与辛弃疾“隔代唱和”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 , 飞镜又重磨 。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 , 长空万里 , 直下看山河 。 斫去桂婆娑 , 人道是、清光更多 。
白话翻译:
【辛弃疾|辛弃疾写了一首中秋词,想象力比肩苏轼《水调歌头》,词中内容奇幻无比】一轮中秋明月 , 倒映在秋天金色的湖面上 。 那飞在天上的镜子 , 又重新打磨得光亮了 。 举着酒杯 , 慰问广寒宫里的嫦娥:你竟然满头白发了 , 真是天意弄人 , 教人无可奈何!
让我乘风飞上九重天 , 在万里长空之上 , 俯瞰山河 。 用玉斧砍去遮挡视线的桂花树枝 , 人们都说 , 砍掉它们之后 , 洒向地面的月光会更多 。
辛弃疾填词好用典故是出了名的 , 这首《太常引》借鉴了前代诗词名家的名句 , 典故却只有嫦娥奔月一个 , 词中想表达的意思也很简明直白 。
辛弃疾|辛弃疾写了一首中秋词,想象力比肩苏轼《水调歌头》,词中内容奇幻无比
本文图片

词的第一句“一轮秋影转金婆” , 交待了这首词创作的地点 。 当时辛弃疾很有可能正与友人吕淑潜 , 乘船泛舟于江上 , 欣赏着中秋夜的月亮 。
“飞镜又重磨”的中“飞镜” , 出自“诗仙”李白的名句“月下飞天镜” 。 “重磨”表示时间的轮回 , 磨了又磨 , 代表一年又一年 。 又是一年中秋节到了 , 每年的中秋节 , 他都在赏月 。
赏月的同时 , 辛弃疾还在观察月宫里嫦娥的情况 。 可是今年他看到嫦娥的时候 , 突然向对方发问:“被白发 , 欺人奈何?”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被” , 就是披着的意思 。 “欺人” , 就是指欺骗、哄骗的意思 , 在这里当作“捉弄”讲 。 “奈何” , 其实就是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
因此这句话应该理解为 , 作者惊讶地发现 , 月宫里的嫦娥 , 头发全都白了 。 于是他发出感慨道:这难道不是老天爷在捉弄人吗?真的让人很无奈啊!
这里的嫦娥 , 其实就是辛弃疾本人的化身 , 这首词是辛弃疾南归十二年以后的作品 。 自打他回到中原以后 , 曾经多次向南宋朝廷上疏 。
辛弃疾|辛弃疾写了一首中秋词,想象力比肩苏轼《水调歌头》,词中内容奇幻无比
本文图片

有《美芹十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滩书》、《欲练民兵守淮书》等 , 他殷切地希望国家能够出兵去收复失去的国土 。 没想到 , 最后却是“却将万字平戎策 , 换得东家种树书”!
一晃十二年就过去了 , 蹉跎了岁月 , 也虚度了年华 。 当辛弃疾某一天照镜子的时候 , 他惊讶地发现 , 自己已经白发苍苍了 。
如果老天爷不想让他成就这一番功业的话 , 又为什么要让他顺利南归呢?当他带着叛徒的首级归来时 , 皇帝为什么又要对他进行表彰?这难道不是在耍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