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辛弃疾写了一首中秋词,想象力比肩苏轼《水调歌头》,词中内容奇幻无比( 二 )


可是明知如此 , 他却也无可奈何 。 这一问嫦娥 , 就把他内心的那种愤懑、不平的情绪全部表达出来了 。 因为有这种不平之气 , 于是下半阕中风格就转向了豪放 。
这首词的下阕 , 发挥了苏轼“我欲乘风归去”同样的想象力 。 不过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想要飞到高处 , 又嫌弃天宫太过于寒冷了 。
但是辛弃疾却不怕月宫中的寒冷 , 他一直想像《庄子·逍遥游》中的那个大鹏一样 , 扶摇直上九万里 。 飞得越高越好 , 然后就从高空俯瞰地面 。
辛弃疾|辛弃疾写了一首中秋词,想象力比肩苏轼《水调歌头》,词中内容奇幻无比
本文图片

这时候他发现 , 月亮的清辉之所以不能够洒遍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 原来是由于桂花树的树枝遮挡住了 , 所以他要砍掉它们 。
这里的“桂婆娑” , 既是指南宋朝廷中那些反对统一的“主和派” , 同时也是指北方的金兵 , 它包含一切反对国家统一的人 。
辛弃疾词中的“桂婆娑”用法很特别 , 桂花树在中秋传说里面 , 历来都是一种美好的象征 , 但是在这首词里面却成了“反派”角色 。
“清光” , 是指天清月朗、政治清明 。 古代公堂上有“明镜高悬”四个字 , 相传典出秦始皇“照心镜” 。 这面镜子可看见人的五脏六腑 , 立判忠奸 。 把它悬在公堂上 , 就能让正义得到伸张 。
本词中的明月就是“飞镜” , 换句话说 , 它就是高悬于九天之上的明镜 。 它自然也可以明察秋毫 , 洞见全世界的忠奸 , 让天地正义得到伸张 。
所以 , 必然要砍掉桂树上这些多余的枝条 , 才能让这轮“月下飞天镜”的清光 , 洒遍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
辛弃疾|辛弃疾写了一首中秋词,想象力比肩苏轼《水调歌头》,词中内容奇幻无比
本文图片

辛弃疾每年都会创作中秋词 , 除了这一首词 , 另有还有两首《满江红》的中秋词 , 也非常有名 。 其中《满江红·中秋寄远》一词 , 更是把作者个人的情绪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
如果要论词的细腻程度的话 , 那么《满江红·中秋寄远》犹胜《太常引》一筹 。 不过 , 《太常引》得到的评价却更高一些 。
元代大家张养浩 , 非常喜爱辛弃疾这首《太常引》 。 因为它不但具有神话般浪漫唯美的想象力 , 从中还能读出一代爱国词人的碧血丹心 。
同时 , 为了表达对辛弃疾的一片敬仰之情 , 他还创作了一首元曲——《折桂令·中秋》 , 与辛弃疾隔代唱和 。
《折桂令·中秋》——元·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 , 印透山河 。 玉露泠泠 , 洗秋空银汉无波 , 比常夜清光更多 , 尽无碍桂影婆娑 。 老子高歌 , 为问嫦娥 , 良夜恹恹 , 不醉如何?
这首元曲的第一句 , 直接是从辛弃疾《太常引》中来的 。 张养浩说 , 这一轮明月是谁打磨的呢?它把乾坤照得亮堂堂 , 映透了整个山河 。
辛弃疾|辛弃疾写了一首中秋词,想象力比肩苏轼《水调歌头》,词中内容奇幻无比
本文图片

月光清冷 , 银河无波 , 明月的清光比平时显得更多了 。 让人纠结的那个桂影婆娑 , 早已经不见了 。
此时此夜 , 只想放声高歌 。 写这首词 , 是为了慰问一下那位月宫中的嫦娥(指辛弃疾) 。 在这个安静的夜晚里 , 不醉又能如何呢?
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 , 曾任元代中书省参知政事 , 后辞官归隐 , 朝廷“七请”不出 , 是一位著名的清官 。 看起来他创作这首词 , 是为了告慰辛弃疾在天之灵 。
当年辛弃疾盼望国家统一而不得 , 是带着遗憾离开的 。 更让人难过的是 , 他死后还遭到朝中人弹劾 。 元朝的时候 , 这些“桂婆娑”已经消失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