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又爱又恨的冷空气带走了糟糕的雾霾,可是也让天突然冷的厉害 。据报道 , 昨日开始,我国中东部明显大风降温 , 局地降幅超10℃ 。今天,南方多地气温创新低,合肥、杭州、重庆、福州将迎下半年来最冷一天 。在寒冷天气里照顾好身体,能更好的保护健康,人体哪些地方最怕冷?
双脚保暖
【人体哪些地方最怕冷?冬天最该保护哪些器官】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则全身冷” 。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 , 但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血液供应往往不足 。
措施:自身热能不够,就要求助“外援” , 最好的办法是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 。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 , 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 。鞋袜最好保暖透气、吸湿性好 。
膝部保暖
膝部受凉可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 。
措施:保护膝关节的关键是保暖防寒,戴上护膝 , 或选择膝部加厚的毛裤,注意运动不要过量 。
胃保暖
天气变冷,胃本身也会有些倦怠,如果食用过冷、过生、过硬的食物,会给胃带来额外的负担 。此外,冬季人体的代谢变慢,如果此时过度进补,比如吃太多难以消化的大鱼大肉和补品 , 也容易把胃累坏 。
措施:从饮食上来说 , 冬季要多吃温软、易于消化的食物,并尽量做到少食多餐、睡前3小时内不吃东西 , 让胃可以劳逸结合 。广东人常煲的猪肚鸡汤也是冬季非常好的暖胃、养胃食物 。
心脏保暖
在寒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 , 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映比较迟缓,时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更严重的时候,冠脉痉挛还会引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堵塞 , 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
措施: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 , 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 。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泡泡脚 , 夜间上卫生间时要穿上衣服,洗澡时先放热水,等水温合适后再脱衣服 。刮大风时 , 最好不要迎风行走 。
脖子保暖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上承头颅,下接躯干,还是咽喉要道 , 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 , 这使它“身体”格外娇贵,一旦受寒,颈椎病、咽炎、脑血管病就会接踵而来 。
措施:最好穿立领装,尤其是老人 , 外出一定要戴围巾 , 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病有好处 。
耳朵保暖
耳朵体积?。?接触空气的面积大 , 热量很容易散发 。外加耳朵皮肤薄,耳廓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极易长冻疮 。
措施: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 , 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 。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坚持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约5~10分钟 。
鼻子保暖
鼻子也经常裸露在外 , 如果鼻黏膜接触冷空气 , 黏液分泌会减少 , 毛细血管会变脆 , 鼻子的“屏风”作用就变差,从而导致病菌进入肺内,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
措施:外出时戴个纯棉口罩,但最好不要用围巾遮挡,以防上面的细菌或织物纤维进入鼻腔 。天冷时,可每天按摩鼻翼,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后 , 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 。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 , 可增强鼻部血液循环 , 提高耐寒能力 。
- 预防疾病传染-不能共用的东西有哪些?
- 当已婚男的情人 通常会有哪些下场
- 如何按摩穴位预防秋乏?预防秋乏按摩哪些穴位
- 哪些迹象表明你付出比较多
- 如何正确补钙?常见的补钙误区有哪些
- 年过三十的女人存在哪些硬伤
-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哪些人需要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a有什么作用
- 缺乏维生素a的原因有哪些?缺乏维生素a的症状
- 献血有哪些好处?经常献血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