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龙口文学|青铜器“启尊”和“启卣”与莱国记事
文章插图
文/刘玉涛
“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出土于归城城址的国家一级文物启尊,之所以称为“启尊”是因为它的制造者名字叫“启”,启,当年在铸造这个精美青铜器的时候,还在上面留有21字铭文,这些铭文记载了中国西周初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启尊,器物通体呈褐绿色,高18厘米,口径16.8厘米,尊的口沿处外撇,颈部较长,上面装饰有一个兽头,兽的两眼圆睁。以兽头为中心,向两侧延展出一圈精美的波浪纹装饰带,青铜尊的其他部位为素面,器内底部铸有21个字铭文,整个尊的造型古朴,具有鲜明的中国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商代流行的兽面纹饰,在西周青铜器上逐渐被弱化,逐渐退居到次要的位置上,不再作为主要纹饰了,这个原因就是因为西周人们对这个崇拜的对象和审美情趣都有所改变。在商昭王时期,流行一种姿态优美,形态非常升斗的凤鸟纹。通过启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新的纹饰正在萌芽,这就是波曲纹。波曲纹就是像水波纹的样子,有起有落,给人以动感,水波纹到了西周中后期,逐渐成为了主要纹饰之一。
启尊的铸造者“启”是西周昭王时期的诸侯国莱国的国君,当时莱国与周王朝关系密切,经常参与周王朝的国事。启跟随周昭王南征伐楚后,铸造了这个青铜尊,并在上面留下铭文,“启从王南征,跚山谷,在洀水上,启乍且丁旅宝彝钺箙。”的21字铭文,与《左传?僖公四年》有关“昭王十六年伐楚荆,南征而不复”的记载相吻合,记录了当年周昭王讨伐楚国的过程。周昭王,名姬瑕,是西周的第四任王,他在位19年。周昭王继位后,胸怀大志,一心想要扩大周王朝的疆土,然而,他志大才疏,好大喜功,还重用奸臣,这引起了一些诸侯国的不满。楚国是周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它位于现在的湖南、湖北一带,楚国的国君见昭王治国无方,便发动叛乱。周昭王闻讯后大怒,决定亲征楚国。启尊上的铭文就记载了昭王伐楚这一历史事件。铭文大意是“莱国国君启,随着周昭王的军队南征,跋山涉水,非常辛苦。”为了纪念启就把这件事记在一件祭祀祖先用的礼器上。
据史料记载,当昭王的军队取得胜利后,班师回朝,途经汉水时,遭到了楚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楚人得知,周王军队不识水性,便在汉水边设下埋伏。加上当时又赶恶劣天气,周昭王的军队很快被击溃。周昭王跑到汉水边,强令当地船夫送他过河,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载有周昭王的船行至河中心时突然沉没,周昭王不识水性,很快溺水而亡。楚国军队见势出击击败了陷于混乱的周昭王军队。对于周昭王伐楚这一历史事件史书记载很少,有的史书甚至根本没有提及此事,启尊的发现,为人们解开周昭王伐楚的历史谜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周昭王南征荆楚失败,是西周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开端,同时它也是楚国逐渐强大、以致跟周王朝分庭抗礼的一个标志。周昭王兵败这件事,在周王朝一直是一个很丢脸的事情。以至于周昭王死后,并没有发丧。再后来史学家也把这件事用一句话简单带过,那就是南征而不返。当时,周朝王室贵族为了稳定军心和民心,故意隐瞒和低调处理了周昭王的丧事。
在周昭王南征的这场战争中,启算是一个幸运者,他活着回到了莱国,用先前周昭王赏赐给他的铜材,铸造了启尊,并留下铭文来纪念此事。启在铭文中也有意隐去了昭王去世的相关内容。考古文物专家说,启尊上的铭文,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它记载了周昭王伐楚时,所经过的地点。铭文中写到大军渡过盘水,而这条河流,可能是长江的一条支流,这一记载对探明周昭王南征路线有着重要的意义。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