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龙口文学|青铜器“启尊”和“启卣”与莱国记事( 二 )


启尊是1969年在山东黄县归城小刘家村被发现的,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名叫启卣的青铜酒器,专家在启卣上也发现了39字的铭文。“王出狩南土,叟跚山谷,至于上侯渷川上,启从征堇不扰乍,且丁宝旅彝,用匈鲁福,用夙夜事,钺箙。”这些铭文记载的同样是周昭王南征楚国的历史事件。铭文末尾的“钺箙”二字说明了“钺”是一种斧形的兵器,是王权的象征,“箙”是盛箭的袋子,用做启的国族徽识意味着他的祖先尚箭善射的特长,不由使人们想到夏代东夷首领后羿射日的古老传说。
1969年的一天,山东黄县归城小刘家村的一个农民在种地时,突然挖到一个金属器物,他怀着好奇心继续往下挖,竟然挖出了好几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其中就包括启尊和启卣,经过专家对出土地点的考证,山东黄县归城小刘家村一带,正是莱国国都所在地。莱国最初的建国年代,如今已无法考证,最早的记载表明,西周初年,莱国便已存在,莱国当时是胶东地区的一个强国。
启卣,器物通体呈褐绿色,高22.7厘米,器形为椭扁形,壶口两侧横置,一根造型优美的提梁,提梁两端装饰有凸起的装饰兽面,凸身装饰一条宽厚的波纹带,波纹带中间还有一个凸起的兽面纹,这个青铜卣还配有一个雅致的盖子,启卣的器身内和盖子上,分别铸有内容相同的39字铭文,这些铭文和启尊上的铭文相近。其大意是周昭王南征,翻越山谷,路径上侯,渷川等地,启忠心耿耿地跟随周昭王,朝夕服务于周王朝,兢兢业业。考古文物专家说,启卣铭文中提到的上侯、渷川两个地方,可能位于长江流域,这对于研究周昭王伐楚这一历史事件非常重要。专家还告诉我们,在青铜器上铸字记录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这种做法是中国商周时期一种非常流行的记功方式。
青铜器在商周时期,是非常昂贵的,只有王室和贵族才能拥有,青铜器一般都是来做礼器,带有铭文的礼器则更为珍贵。在考古文物专家的眼中,这样的铭文可以说是一字千金。我们通过启尊和启卣上的铭文,可以想象出,当年莱国的国君启,在随从周昭王南征的过程中,忠心耿耿地为周昭王卖力,最后得到周昭王的奖赏,他非常自豪地铸造了启尊和启卣,并把这件事情记录在上面,启尊和启卣的发现,被专家定为中国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的断代标准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丁猛说:“从启尊和它一起出土的启卣的铭文,我们可以看出,启能率领军队和周昭王一起南征,说明当时周王朝对莱国,还是非常青睐的,也说明了莱国当时的军队力量也是很强大的。”公元前567年,齐国军队征伐莱国,莱国战败,被并入齐国版图,莱国国都也因此废弃。考古人员在归城发现了莱国的都城遗址,这使专家感到非常兴奋,这两件归城城址出土的珍贵文物,仿佛使人们感受到中国西周时期莱国昔日的辉煌。
启尊和启卣出土以后,收藏在山东省博物馆,1989年启尊转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如今,文物专家正在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去探寻这个在史料和文献上都缺少记载的神秘古国的踪影。
归城城址,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考古系、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烟台市文管会、烟台市博物馆、龙口市博物馆等文物科研部门的多次考察,发掘和钻探发现。自1950年以来,在城址内,历年来不断有重要的遗物和遗迹出土和发现。考古学家在归城一带陆续发掘出土带有铭文青铜器和其它文物400余件,其中带铭文一级文物12件。
据记载, 1951年南埠村农民姜德科挖出的一批青铜器为春秋晚期,计有4盨,盘、甗、鼎、鬲、甑、壶各一件。其它尚有陶器、石饰等,皆毁于当时。这批铜器中的4盨和盘、匜以及鼎、鬲,其中四件盨和一套盘与匜等六件青铜器有铭文,内容是其国的侯伯安为女儿“姜无”作陪嫁媵器而写。盘铭作“自伯安父媵姜无盘”。4盨形制相同,通高17.8厘米,铭文也同,在器内26字“自伯安父作其征盨,其阴其阳,以征以行,割眉寿无疆,庆其以臧。”此铭文体整齐而端丽,行文有若韵文,堪称书文俱佳。归城和平村出土“己侯鬲”一件,其时代属春秋早期。折沿,底裆近平,三短足,有扉棱,口沿有铭,一周十五字,因锈蚀有五字不清“ 己侯□□姜□□□子子孙孙永宝用。”均为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