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六个人六首绝命诗 各有风骨 没读过不足以谈人生( 二 )


谭嗣同&六个人六首绝命诗 各有风骨 没读过不足以谈人生
文章插图
《临刑口占》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方孝孺与袁崇焕,明初明末一前一后两个历史名人。这首绝命诗,是袁崇焕将受“凌迟”之惨刑时所作。袁崇焕卒年四十七岁,英雄是死不得其所,崇祯是自毁长城。袁崇焕死后,大明离灭亡也没剩多少日子了。金庸写《碧血剑后记》时说,他的《碧血剑》真正主角其实是袁崇焕。金庸评价袁崇焕:“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载:“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无怪乎义士佘信会冒性命之险偷出袁崇焕残骨埋葬,并且连续十七代为其守墓了。
谭嗣同&六个人六首绝命诗 各有风骨 没读过不足以谈人生
文章插图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的作者大家更为熟悉,他就是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时谭嗣同和梁启超诀别,谭嗣同选择了死,他要求梁启超活下去。一个自愿赴死的人,对一个艰苦逃生的人,表达了最大的敬意,“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们对这首诗后两句熟悉,而前两句谭嗣同巧用典故,借古抒怀,把自己的遭遇同历史人物张俭和杜根做对比。张俭是东汉末期的高平人,为官期间与朝堂毒瘤宦官集团作斗争,被太学生所敬仰。宦官集团发起报复,前后两次党锢之祸,反宦官的士大夫们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张俭被迫逃亡,人们敬重他的人品,都冒着破家灭族的危险接待他。“望门投止”就是指的他逃亡时,被大家收留避难。杜根与张俭同是东汉时期的人,东汉安帝时任郎中,当时邓太后摄政,权在外戚。安帝年长,杜根上书要求太后归政,太后大怒,命人把他装在麻袋里摔死。执法官示意施刑人手下留情,载出城外待其苏醒。太后派人查看,杜根装死三日,目中生蛆,侥幸逃脱,躲了15年。邓太后死后,杜根复出,官拜侍御史。谭嗣同以两人自比,却不选择逃避。他以“横刀向天笑”的方式大义凛然地去刑场就义,用鲜血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最后总结:诗歌如人生,在活着的时候,我们的肉体和精神总有着重重的约束,难以率性而行。唯有在接近死亡的时候,人才有可能放下顾虑,说出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读这些名人的绝命诗,我们或许从中可以得到对生命的某种感悟和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