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诗歌:马鞍山城市文化的最好注脚

诗歌|诗歌:马鞍山城市文化的最好注脚
文章图片

图为第33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开幕式地点——滨江文化公园江豚湾广场 。 采访人员储灿林摄
诗歌 , 一种浪漫而又直抒胸臆的艺术表现形式 , 高度凝练、短小精悍 , 是语言中的艺术 。 与诗歌相伴 , 无疑是幸福的 , 住在一座诗歌之城 , 又是幸运的 。
横跨长江两岸的马鞍山 , 境内山水纵横、峰奇岭秀、溪清鱼肥 , 是历史上文人墨客偏爱的山水之都 。 从中国山水诗开创者谢朓开始 , 以诗仙李白流连终老于此为标志 , 千余年来 , 诗人与马鞍山的绵绵情意 , 成就了这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 。
追寻先人的脚步 , 得益于先天的优势 , 诗歌在马鞍山这片充满诗意的沃土上生根、发芽、成长、茂盛、繁荣 , 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 为城市发展赋予能量 , 成为马鞍山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印记 。
一份追寻先人脚步的坚定豪迈
大江东去 , 奔流浩荡 。 山川清秀 , 人杰地灵 。
诗意盎然的马鞍山 , 与诗歌的不解情缘 , 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先天的优势 。 自古以来 , 马鞍山地区便为东西交通之要冲 , 南下北上之咽喉 , 历代文人墨客在此云集星散 , 文明之厚重在此沉淀 。
据史料记载 , 春秋战国之际 , 马鞍山属于楚头吴尾 。 秦汉时期 , 东西两岸又分属会稽郡与九江郡 。 六朝更迭 , 马鞍山成为扼守首都建康(今南京)之西南门户 , 军事地位陡升 。 同时 , 地近京畿 , 王孙贵族常于此啸吟咏叹 , “文的自觉”随之到来 。 唐宋时期 , 江北之和州(州治历阳)、江南之太平州(州治当涂)得到进一步开发 , 交通便捷 , 人文荟萃 , 迁客骚人 , 多会于此 , 诗文流韵 , 灿然生辉 。 流风余韵 , 波及元明清 。
【诗歌|诗歌:马鞍山城市文化的最好注脚】“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 ”1200多年前 , 年轻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 雄心万丈 , 仗剑去国 , 出三峡 , 浮江汉 , 游吴越 。 当他刚刚踏上马鞍山这片奇丽的山水之境 , 只轻轻一首《望天门山》 , 便登上了盛唐诗国的时代舞台 。
千古人文地 , 一城山水诗 。 歌咏马鞍山的诗文蔚为大观 , 傲视江东 , 垂声后代 。
马鞍山作为诗仙李白的终老之乡、绝笔之地 , 除李白之外 , 周兴嗣的《千字文》、刘禹锡的《陋室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李之仪的《卜算子》等千古名篇均成就于此 , 还有白居易、杜牧、曾巩等600多位诗人雁阵般栖居于这片诗灵之地 , 留下了千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 。
可以说 , 马鞍山的诗文底蕴极为丰厚 , 马鞍山人也十分珍惜这一历史遗产 , 保护传承的同时 , 矢志不渝挖掘内在的诗歌文化 。
斯人已逝 , 但诗意栖居 , 追寻先人踪迹 , 却成为这座城市矢志不渝的坚守 。
一个坚守了33载的诗歌之约
延续千年连绵不断诗风熏陶下的马鞍山人民 , 在崇尚诗歌的同时 , 更加热爱文化 , 以诗歌为灵魂的文化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 。 人们参与诗歌节、传播诗歌文化 , 让诗歌的“基因”深深烙入城市肌理 。
为纪念诗仙李白 , 传承诗歌文明 , 弘扬民族文化 , 扩大对外开放 , 促进国际交流 , 自1989年起 , 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 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 。 节庆期间开展大型文艺演出、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国际友人吟诗会、经贸洽谈、旅游观光、李白研讨、群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
作为首届诗歌节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 马鞍山市文化名人戎林对30多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 。 他回忆 , 李白诗歌节当时还叫国际吟诗节 , 活动大受欢迎 , 还来了很多国际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