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2021年10月12日刊| 总第2655期
提起《我来自北京》系列 , 关注网络电影的读者一定不会陌生 。
这组以挂职扶贫、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为关键词的影片 , 自2020年春节期间分批上线以来 , 就给网络电影创作带来了一股新风 , 成为了现实题材网络电影的一张名片 。
《我来自北京》系列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 , 长信传媒制作出品 , 属于主题创作范畴 , 也是记录时代、反映民声 , 以求拓宽网络电影题材边界的试水之作 。 从已经上线的五部前作《扶兄弟一把》《铁锅炖大鹅》《过年好》《福从天降》《按下葫芦起来梨》收获的反馈来看 , 坚持轻喜剧风格、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拍摄的《我来自北京》系列 , 寓教于乐 , 有着良好的下沉影响力 。
电影|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文章图片

有的观众把个系列当做了乡村生活喜剧来追 , 在挂职干部和村民间充满泥土味的较量与和解中 , 捕捉到了趣味 。 有的观众则在致富主题之外 , 发掘了《我来自北京》系列的民俗风光片特质 , 故事从黔西南山区讲到了东北黑土地 , 又从边境小城来到了中原腹地 , 步履不停、美不胜收 。
今天 , 《我来自北京》系列收官篇《玛尼堆的秋天》即将上线爱奇艺 。
这次 , 镜头跟随挂职干部的步伐 , 来到了位于川南藏区高原的德格县 。 讲述了肖宁月(岳丽娜 饰)作为挂职副县长 , 克服高原自然条件之艰 , 直面当地复杂的人文情况 , 与各地扶贫干部、援藏志愿者一起 , 抓教育、搞产业 , 带领当地村民奋斗致富的故事 。 笔者有机会提前看到了正片 , 有些话不吐不快 。
浓缩藏区乡村振兴的散文诗
《玛尼堆的秋天》算得上主流网络电影首次挑战少数民族扶贫题材 。
这不是因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故事观众不想看 , 而是以网络电影的体量 , 想要把少数民族的风情拍好 , 致富的故事拍透 , 再找到与主流观众共情、共鸣的公约数 , 很不容易 。 另外 , 网络电影多依赖强情节和高频冲突来吸引点击、挽留观众 。 少数民族扶贫题材显然很难按照这种模式进行艺术加工 。
《玛尼堆的秋天》的主创并没有因为是网络电影便局限了创作思路 , 而是选择了与这个故事适配的表现形式 。
电影|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文章图片

影片取材自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扶贫一线 , 编剧张弘弢在加工过程中 , 放弃了对强情节的追求 , 以肖宁月的脚步串线 , 勾连起了德格县的乡村图景与人文地标 。 这种类似“公路片”的结构化整为零 , 让《玛尼堆的秋天》得以从教育扶智、种植致富、旅游业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等多个侧面 , 展现藏区乡村振兴的成果 。
如果说“公路片”的结构决定了《玛尼堆的秋天》的叙事广度 , 主创则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 , 为这个藏区的扶贫故事添了深度和温度 。
一来 , 在表现挂职干部一线工作的时候 , 抓真矛盾、写真事迹 。
藏区不仅地理位置特殊 , 藏民在风俗习惯、族群文化上也具有很强独特性 。 他们在致富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更复杂 , 因此也需要挂职干部有更主动的换位思考 , 更耐心的了解沟通 。
电影|诗化勾勒藏区乡村振兴图,这部高原“公路片”悦目又养心
文章图片

比如 , 《玛尼堆的秋天》一开篇 , 是肖宁月为了给一个足球选拔赛落选的女学生争取机会 , 驱车追教练的一场戏 。 放到其他地区 , 很难想象一位并不主抓教育的副县级领导 , 会把工作做到这样微观的程度 。 但在德格县这就是工作的真实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