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展览“文创化” 让《红楼梦》更好地与观众对话( 二 )


比如国博藏“彩绣花蝶红缎女夹袄” , 源自第三回介绍王熙凤首次出场时那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 , 彩绣辉煌 , 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 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 , 裙边系着豆绿宫绦 , 双衡比目玫瑰佩 ,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银袄 ,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 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 ”
“染牙镂空山水花鸟香袋”让人想到“黛玉生气回房 , 将前日宝玉嘱咐他没做完的香袋儿 , 拿起剪子来就铰 。 宝玉见他生气 , 便忙赶过来 , 早已剪破了 。 ”
红楼梦|展览“文创化” 让《红楼梦》更好地与观众对话
本文图片

红楼梦|展览“文创化” 让《红楼梦》更好地与观众对话
本文图片

红楼梦|展览“文创化” 让《红楼梦》更好地与观众对话
本文图片

广州图书馆的分展场名为“红楼制造——从《红楼梦》故事到传统工艺”场 , 以红楼梦的相关书籍为基础 , 辅以红楼色彩的染色工艺、檀香木薄浮雕、创意剪纸等展品 , 从书中服饰的色彩个性、器物的造型寓意 , 对《红楼梦》进行再造 。
展览的第一章“着色”篇展出了“红楼梦43色” , 将《红楼梦》小说中描述的那些色彩以织物艺术品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 。 这些织物 , 是广州市植物染技术研究会会长黄惠雄和研究会专职老师李映达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染出来的 。 为了还原这些红楼梦中的颜色 , 她们参考了许多古籍 , 比如《天工开物》《布经》《布经要览》 。
“中国传统色彩的命名方式自有一套系统” , 黄惠雄说 , “常以自然景观中观察到的以及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来命名色彩 。 例如雨过天青、月白、杏子红、蜜合……还有南粤色彩中出现的新酒绿 , 是酿酒时酒在发酵后浮面泡沫的颜色 。 整个“再造”的过程中最难在“定色” 。 黄惠雄说 , 定色既要符合古人的命名系统 , 又要表现不同的气质 。 特别是红色系 , 定色的时候要靠其他颜色判断它们的深浅、浓度 , 必须通过做好的颜色 , 排列之后 , 通过对比才能定色 , 需要既符合红楼梦描述 , 又要有深浅浓度的差异 。
传统颜色的美感 , 源于对自然物料的充分理解和感受 , 包括染料、织料和水 。 李映达说 , 不同的时节、不同的产地的染料 , 所含的色素 , 多寡不一 , “例如同样是染蓝色 , 全国各地染蓝的植物有多种 , 古人通称蓝草 。 通过多次的实验测试 , 我们这次选取了四川产的蓼蓝 , 染出了色谱带更宽的蓝色系列 。 由于时代的变迁 , 气候环境的改变 , 连我们的生活用水也跟古人大大不同 , 这也影响到染色的效果 。 所以我们在染这批作品时 , 经常要提早处理几十升的自来水 。 ”
《红楼梦》中有一种“四色软烟罗” 。 两位植物染职人从广东省佛山市香云纱织造技艺传承人以及江苏省苏州市苏罗织造技艺传承人手中采购了一批织料白坯 , 还考察了多家丝绸制作工厂 , 从中选取了不同织造技艺的丝绸和丝绵混纺织料来实现 。
从下午茶到化妆品 “文创的文创”愈加丰富
【红楼梦|展览“文创化” 让《红楼梦》更好地与观众对话】“《红楼梦》文化展”也推出了自己的专属“文创” , 这是基于“衍生品”的“衍生品” 。 除了多款文具类、生活类的红楼梦系列文创潮玩 , 首次研发的“梦回红楼”系列面膜和五珍红楼定制护肤品套装 , 部分还原书中茶点的“卿卿唧唧下午茶”和“探春结社”红楼文创礼盒 , 还包括红楼人物的粤语微信表情包 , 以及红楼风雅系列活动、巡游大观园、情景式导赏、策展人导赏、学术讲座、沙龙等线下互动活动 , “红楼大闯关”“飞花令”“猜灯谜”等线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