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好歌寻找好声音,短视频平台再度为音乐行业带来新风向( 二 )


对等 , 是音乐厂牌和快手音乐人将专业化的视角与用户的视角放到同一水平线上;开放和去中心化 , 是让一首歌从Demo时期便进入公众视野 , 让大众参与到内容制作中来;共享 , 是让这些作品通过短视频平台触达更多的听众 , 向那些音乐用户 , 以及更多泛化娱乐用户渗透 。

当互联网精神与音乐挂钩时 , 新的化学反应正在出现 。 最特殊之处 , 还是在于快手 , 一个驻扎着大批音乐人 , 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音乐作品被用户使用的巨大流量聚合地 , 在快手的流量生态和音乐生态下 , 破晓计划的玩法或许确实又“新”又“奇” , 但它是水到渠成的 , 是一次“歌选人”模式下对爆款音乐孵化新路径的摸索 。
可能称破晓计划将这些Demo孵化为了爆款并不准确 , 因为破晓计划更像是一个前哨 , 在计划收官后 , 十八位音乐人脱颖而出 , 完整版的音乐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制作阶段 , 真正的爆款孵化 , 瞄准的正是这些完整版作品 。
当宣发与制作并行
“怎么就搜不到这首歌呢”、“在哪里可以听到”、“我要听完整版” , 这是十八个Demo视频下最常见到的评价 , 快手上的听众们肉眼可见的急 , Demo太短 , 隔靴搔痒 , 他们迫切想要聆听完整版 。 而这 , 恰好说明了破晓计划的魅力 , 它成功勾起了听众的好奇心 , 也为这些作品初步打下了群众基础 。
但如果站在音乐产业的宏观视角来评说破晓计划 , 那它触达的或许是更广阔的价值维度 。 上文提到 , 破晓计划正在试图打通一个爆款孵化的新路径 。 新路径一般是个笼统的概念 , 但破晓计划将音乐宣发与制作并行的价值是真切的 , 而在传统的音乐制作中 , 制作与宣发大多时候有着严格的先后顺序 。
以往 , 乐迷们能窥探到的一首歌或一张专辑的制作过程 , 最多是歌手透露将发布新歌 , 或是通过新闻获得一些相关资讯 , 他们很少见到一首歌在Demo时期的模样 , 至于新歌的宣发 , 一般都是歌曲上线临近才会有所动作 , 在那之前 , 音乐本身是沉默的 。 但是 , 如今破晓计划解构了这一玩法 。
当参赛的《无爱》《恼人的秋风》《孤独之外的海》《别君》《心形线》《独角戏》六首歌的Demo在快手收获上亿的播放量 , 当胡66、梁琪清、是可乐鸭等人跟随着作品一起破圈 , 破晓计划便成功实现了音乐宣发的前置 , 它相当于一次启动和预热 , 随着Demo的传播和音乐人的演绎 , 歌曲完整版未上线先火 , Demo传播阶段听众的期待都将在未来转化为完整作品的热度与流量 。

此时 , 音乐成品的制作是在同步进行的 , 这着实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 它的特殊性在于 , 在这个制作过程中 , 听众在选择自己心目中最适合演绎这首歌的歌手 , 而当不同风格的演唱作品在快手传播时 , 听众也为音乐的曲风、词曲、演绎方式等给予私人化、市场化的审美反馈 。 无论哪一点 , 都是非常反传统的 , 但它们确实为音乐的制作和传播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
简而言之 , 在快手这样一个短视频平台 , 让专业的音乐制作开始聆听大众的声音 , 无疑是一次思维定式的打破 , 毕竟以往在音乐制作中拍板的都是业内的专业人士 , 正如张炎所说:“之前我们更多或者全部是靠一些比较专业的耳朵去听 , 说词曲需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声音 , 然后把它做成一个音乐的制品 , 之后再去看受众是不是愿意接受 。 ”
逆流程的价值或许远超市场预期 。 本质上来说 , 音乐和电影一样 , 都是TO C性质非常浓厚的娱乐产品 , 它们最终都将交给市场检验 , 那将检验环节前置 , 最大的意义便是使歌手的选择更符合市场的口味 。 在这个过程中 , 在观察大众的审美与喜好上 , 快手有足够多的优质音乐人 , 也有足够庞大的用户群体为音乐厂牌们提供多元的观察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