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谷建华与他创办的通州首家民营博物馆: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前段时间,北运河通州段全线通航,让人们重新领略到运河的魅力与深厚底蕴。作为京杭大运河北段起点的通州,浸染了数千年的运河文化。在通州台湖,就有一座以运河文化为题的博物馆: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它陈列着大运河漕运以及沿岸民俗器物遗存,如漕运古船、陆运马车、农耕器具等各种器物,作为通州首家民营博物馆,也是目前北京唯一一家以“大运河”为鲜明标识的博物馆,它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通州@谷建华与他创办的通州首家民营博物馆: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文章插图
位于凉水河畔的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因保存藏品而建博物馆
通州台湖东南侧,千年古河道、北运河支流之一的凉水河静静流淌。如今的凉水河经过治理后,两岸新修了人行步道,道路旁花红绿柳,风景宜人。沿着凉水河,行至高古庄村时,只见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矗立河畔,这便是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大门写着一副对联:满室尽珍奇;层楼皆瑰宝。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仿古的两层建筑,门楼和窗户装饰一新,正门上方悬挂着“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的匾额。数万件文物安静地陈列于此,让本就有着悠久历史的高古庄村,更显静谧悠远。
博物馆的主人叫谷建华,生于斯长于斯,是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更是一名颇有情怀的文化人。上世纪80年代,他下海经商,经过一番打拼,在商业上收获颇丰。不过,他始终对文化情有独钟,一直倾心打造文化产业,后来转型,成立了文化开发中心。
通州@谷建华与他创办的通州首家民营博物馆: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文章插图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创办人:谷建华
生活在台湖的居民,对华馨园小区并不陌生。这个小区的开发商正是谷建华。华馨园是谷建华当年涉足房地产的开始,有意思的是,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的诞生,也与这个小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台湖镇次渠村偏西,早年前有一座宝光禅寺,该寺曾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一座大寺,据《通州志略》记载,宝光寺旧名“法华寺”,始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明正统五年(1440年)被赐名“宝光禅寺”,内有定光佛舍利塔。后来,这座古庙历经变迁。在谷建华的记忆中,古庙会定期举办庙会,附近还有集市,热闹非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庙被毁,古塔也毁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古塔被毁后,出土了一些文物,被北京文物工作队运往北京,剩下塔基等断壁残垣便荒废于此,无人问津。
2000年,谷建华在古庙附近的集市旧址开发华馨园小区,在清理古塔废墟时,他发现了两块碑座及一些残存碑刻和砖瓦,对古物件有极大兴趣的他意识到,这些古物件有极大保存价值。而如何保护好它们,一直是谷建华心头的一件大事。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幸福的烦恼”困扰着他。因为对文化的喜欢,谷建华非常热衷收藏,几十年来,他收藏了古典家具、木雕、石雕以及大运河文化遗存物品等众多藏品。随着藏品的不断丰富,他觉得有必要将这些藏品向公众展示,让人们了解每件藏品所记录的历史。
于是,谷建华便在台湖的高古庄村投资修建了这座博物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博物馆现有玉器、石器、古代计量器以及书画等26个展厅。
《京门九衢图》还原北京老城门风貌
除了收藏古玩物件,谷建华还积极投身文化活动。1997年,在众多文化名人的协助下,谷建华举办了“迎香港回归——首都百名老人书画长卷展”,这是谷建华投身文化领域的首次尝试,书画展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他一发不可收拾:1998年是老舍诞辰100周年,他举办了“纪念老舍先生诞辰百年书画联谊会”;1999年澳门回归,他举办了“迎澳门回归百米书画长卷展览”;200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谷建华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50周年书画展”,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的老前辈、老战士不吝笔墨,题笔创作,谷建华收集了近千余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