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谷建华与他创办的通州首家民营博物馆: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二 )


时间证明了谷建华的前瞻性。二十年过去,老一辈革命家的照片、资料以及墨宝,都珍藏在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里,这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收藏。
2001年,在文化之路上小有所成的谷建华,因为小时候对北京古城门的懵懂喜爱,将目光投向有着悠久历史的北京城,他开始组织创作大型历史文化工程——《京门九衢图》。
这幅长卷取材于康乾时期的北京城,采用中国传统绘画形式进行,艺术而真实地展现北京城“内九外七皇城四”20个城门楼以及北京古城的风采。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创作者不仅需要高超的绘画技艺,更需要了解北京城的历史原貌。谷建华要求绘画团队,将关于老北京城门的资料都收集过来,细致查阅,哪怕是城砖铭文都不放过。为了确保长卷准确无误地再现古都风貌,谷建华还邀请费孝通、侯仁之、罗哲文、史树青、孙轶青、舒乙、郑孝燮、韩美林等专家,组成创作监制专家组,为长卷提出各种意见。专家组不仅在画法上提出意见,比如,在画阜成门时,透视出现了一些问题,绘画团队在修改时将近处的房子加大,阜成门城墙上移,并加了远景。另外专家还在史实上提出意见,根据资料记载,阜成门门洞内的石板上刻梅花,创作团队在绘制阜成门时,特意在阜成门展现了梅花;在画德胜门时,左侧原来画有汇通祠,经过实地考察后,他们在画卷上将汇通祠位置右移并将建筑加大。
通州@谷建华与他创办的通州首家民营博物馆: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文章插图
《京门九衢图》阜成门段
谷建华说,类似这样的修改太多了,以上只是微不足道的例子。“他们画一段,就开一次专家研讨会,让专家点评,凡是专家提出异议的,他们就反反复复修改,直到大家满意。”
2002年6月,这幅历史长卷终于有了眉目,谷建华拿着画卷走访书画名家,王明明、刘大为、林林、陈大章等著名书画家题写了城门诗,刘炳森、欧阳中石分别为《京门九衢图》长卷题名,著名书法家夏桐郁为画卷前言,当代著名学者、文物鉴定家史树青为长卷题写后记。最终,全长182米、高82厘米的《京门九衢图》完成,它一问世便引起了轰动,评论界更是将这幅画卷誉为“当代清明上河图”。
通州@谷建华与他创办的通州首家民营博物馆: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文章插图
刘炳森为《京门九衢图》长卷题名
如今,这幅长卷以及创作时收集的城门老照片、古籍资料、明清时期的生活实物,包括创作团队的手稿、书法家题字都成为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的藏品。
因为喜欢文化,便举办多样的文化活动,通过大型文化活动,又为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藏品,谷建华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之路。然而在这条路背后,凝聚的却是谷建华的极大心血。《京门九衢图》创作历时三年半,前后创作达一百余人,共投资六百多万元。为了给创作团队一个舒适的创作环境,谷建华甚至还把自己一家效益颇佳的酒楼关了张,专供创作组使用。
《古运回望图》“开挖”文化运河
在创作《京门九衢图》时,深受运河文化熏陶的谷建华,对“漂来的北京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泱泱北京城,各类宫廷建筑蔚为大观,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那些巨大的石头、木材等诸多物资,正是通过京杭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
谷建华意识到,他需要为大运河画一幅长卷,“只有把运河也画出来,《京门九衢图》才算完整。”于是,创作一幅反映大运河漕运盛况的想法,在谷建华的头脑里悄然成型。这就是后来的大型历史画卷《古运回望图》。
2003年春,谷建华正式组建创作团队,为了使作品真实地展现当年漕运的风貌,谷建华先后三次组织由主创画家、摄影摄像人员、文案等组成的考察创作组,沿着大运河采风。从北京到杭州,他们沿着大运河,历时一年时间,行程达数千公里。通过实地考察,创作组收集了大量资料,掌握了丰富的信息,这幅历史画卷变得立体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