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齐鲁渔鼓薪火相传

郑板桥#齐鲁渔鼓薪火相传
文章插图

大型渔鼓戏《郑板桥》。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济南10月15日电(采访人员王露露)山东滨州地区流传着“戏比天大”这样一句话。
【 郑板桥#齐鲁渔鼓薪火相传】这里的“戏”就是指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渔鼓戏。十八世纪,滨州沾化区富国镇胡营村的几位渔民,拍打渔鼓以说唱形式将渔民生活搬上民间舞台。
三百年来,这种集民间音乐、渔民号子和武术等于一身的戏剧深得民众喜爱,逢香火会、庙会和春节,村里搭台唱戏,方圆百里的渔民闻风而来,盛况空前。当地用“扔下牲口撇下筐,庄里传出渔鼓腔”形容人们对渔鼓戏的热情。
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和大众审美的变化,渔鼓戏一度濒临失传,仅剩下少数怀揣技艺的老艺人在村镇独自吟唱。
郑板桥#齐鲁渔鼓薪火相传
文章插图

渔鼓戏《冬枣树下》。受访者供图
沾化区委宣传部部长李宝玉介绍,为抢救渔鼓戏,沾化文化部门积极走访老艺人,整理了大量曲谱和文字并做成音像资料加以保存,并成立了沾化渔鼓戏剧团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戏种。
沾化渔鼓戏剧团从民间挖掘素材,排演了新编渔鼓戏《冬枣树下》《老邪上任》等剧目,屡获国家戏剧比赛大奖。这些与冬枣有关的文艺创作来源于沾化600年的冬枣种植历史,以文促经、文经相行不悖成为近年沾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沾化露天集市,几位民间艺人敲简板,击渔鼓,一人唱,众人和,唱词通俗幽默,曲调明快跳跃。
郑板桥#齐鲁渔鼓薪火相传
文章插图

老艺人兰尊侠演绎沾化渤海大鼓。新华社采访人员 王露露 摄
艺人中有个不到10岁的小演员,他的爷爷告诉采访人员,周末或节假日会带上孙子一起演出为集市助兴。他说:“并不指望孙辈以后成为职业演员,但希望培养孩子的兴趣让渔鼓戏香火不断世代传唱。”
老人展示渔鼓戏的乐器,琴头形若鱼眼,琴筒由木质改良为铜制,音色更加明亮、清脆。
山东省把渔鼓戏纳入中小学课余选学课程,并在学生中实施辅导教唱,培养渔鼓戏的新一代传承人。
沾化民间曲艺五花八门。在老城民众古书院,两位八旬艺人身着戏服,打着小鼓,拨着三弦,用高亢的渤海大鼓曲调,颂唱山东渤海湾的历史变迁,他们从中国工农红军唱到新中国成立,再从改革开放唱到新时代。
郑板桥#齐鲁渔鼓薪火相传
文章插图

沾化渔鼓戏剧团乐队。受访者供图
齐鲁大地,曲艺、戏曲、渔鼓,此起彼伏,声声传情。
渔鼓戏历经从乡村民间说唱到一度因贫穷被迫说书卖艺的表演形式,演变成国家非遗,同时也吸引了国际目光。
几年前,法国人斯坦尼斯拉斯·德汉姆在滨州学院任教期间,牵线搭桥并最终促成了滨州与法国萨维尔纳结为友好城市。在他的这份文化情缘中,有对滨州地区孙子文化的崇尚,也包含了对渔鼓戏的热爱以及甜蜜冬枣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