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学&诺奖颁给“冷门”作家,意外吗?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确实让多数人没有预料到。这位现居英国的坦桑尼亚小说家,不仅不属于多数读者知道的作家,即便是专业的文学研究者,对他熟悉的人也不多。目前,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书还没有中文译本,这在近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下简称诺奖)得主中,也是非常罕见的情况。对外国作家作品的译介,当然跟其知名度有一定关系,或者已经成名,或者获得了某些知名的国际文学奖项,才有可能被国内译者熟知。因此,在不少读者看来,说今年诺奖得主“爆冷”,既是一个事实,也是很耐人寻味的事情。
纯文学&诺奖颁给“冷门”作家,意外吗?
文章插图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爆冷”都是相对而言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届诺奖得主在舆论的认知中都是比较冷门的,很少有知名度很高的、畅销书作者获奖。但是,“爆冷”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诺奖得主都是冷门作家,否则预测诺奖得主将没有任何科学性与现实意义,而从文坛内部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作家在获得诺奖前,都获得过一些有分量的文学奖项,比如布克奖、卡夫卡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等等。莫言在获得诺奖之前,也拿到了国内的茅盾文学奖,其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早就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所谓的“爆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纯文学本身的受众就越来越小,但这不意味着在文学圈内部,获奖作家没有名气。瑞典文学院的老先生们,选定何人获奖,基本上还是考虑作家在纯文学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因此才出现了“舆论每年猜诺奖,年年猜不中”的情况,专业认知与大众认知的区别,由此可见一斑。
即便是诺奖得主名单内部,其影响力也有较大差异。一些作家即便获得诺奖,也未必能成为文学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这并不是说他们的水平不高,而是因为多数人是从文学的接受性来理解诺奖的,而不同体裁与题材的作品,在接受性上存在天然的差异。
比如,获得诺奖者以小说家居多,能被选定的诗人显然造诣很高,但诗歌的知名度一般低于小说,与之相应的作家的影响力也会受影响。2011年的诺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是一位瑞典诗人,诺奖评委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因为通过他那简练、半透明的意象,让我们对现实世界有崭新的体验。”但是,即便在获奖之后,特朗斯特罗姆的作品也算是不温不火的状态,相比前一年获奖的秘鲁小说家略萨,还有此后获奖的莫言、爱丽丝·门罗等人,其影响力并不算高。这是诗歌在文学接受性上存在的天然不足所致,不能因此就说获奖诗人的水平有问题。因此,这种情况下的诺奖“爆冷”,与作家实力本身无关。
纯文学&诺奖颁给“冷门”作家,意外吗?
文章插图
特朗斯特罗姆
还有一些书写现实、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作家更容易获奖,比如作品很有纪实风格的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她在2015年获奖,至于更早的作家,比如罗曼·罗兰、海明威、帕斯捷尔纳克等人,也都是十分关怀现实的作家,因为具有较强的现实冲击力与反思精神,其作品也更容易被大众熟知。
“冷门性”与文学史演进的关系
瑞典文学院选定获奖作家,其实还十分看重其对文学的发展价值。这里有个有趣的问题:文学存在发展性吗?换言之,不同时代的文学难道还有高低之分?当然,我们不能说“唐诗比宋词要强”、“现代主义文学比现实主义文学更好”之类的话,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文学史,确实存在创新价值的高低,而判断作家是否超越前人的一个标志,就是其作品是否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存在思想、文学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显然,优秀的作家可以引领未来的文学潮流,其作品也不会落入前人的套路,能走出不同的文学发展路径,是判断作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而诺奖得主则更容易具备上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