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豆#考古重大发现,终于探明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与文化渊源( 二 )

俎豆#考古重大发现,终于探明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与文化渊源
文章插图
“东夷率皆土著,憙饮酒歌舞,或寇弁衣锦,器用俎豆。所谓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者也。几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后汉书?东夷列传》)。东夷之人都是在一地世代定居,土生土长,喜欢喝酒、唱歌和跳舞,头戴冠弁,身穿丝帛衣服,器物用俎、豆。这就是中国丧失礼仪礼制,而在四夷那里可以找到的原因。蛮、夷、戎、狄总称为四夷,就好像公、侯、伯、子、男都称为诸侯一样。俎豆#考古重大发现,终于探明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与文化渊源
文章插图
“夏”字诞生于淮河流域的花鼓灯歌舞,五六十种不同的原始“夏”字是对淮河花鼓灯舞蹈代表动作的不同象形刻画,是笔者夏文化研究的历史结论。时至今日,淮河儿女在进行花鼓灯舞蹈表演时,依然头戴冠弁,身穿华丽丝帛衣服,载歌载舞,将华夏文化的传承载体——花鼓灯歌舞,传承至今,原汁原味地传承着正宗华夏文化。俎豆#考古重大发现,终于探明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与文化渊源
文章插图
虽然《后汉书?东夷列传》写作于1600年的南朝时期,但“东夷率皆土著,憙饮酒歌舞”的描述还是将东夷淮夷之地的淮河涂山人民刻画的生动而真实。喜欢饮酒、唱歌和跳舞,是淮河人民的基本特征。任何时间,如果来到淮河涂山地区,如果不能够让客人喝好喝醉,将是一件很失礼的事情。热情好客、仁而好生,是淮河文化的人文特征。俎豆#考古重大发现,终于探明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与文化渊源
文章插图
“器用俎豆,所谓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者也”、 《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俎豆是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东方淮夷不仅是孔子仁义思想的来源,也是孔子恢复礼制,推崇祭祀和崇奉文化器物的学习对象。由此可知,“故孔子欲居九夷也”学习传承华夏文化的真实性与历史性。俎豆#考古重大发现,终于探明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与文化渊源
文章插图
“所谓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者也。几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后汉书?东夷列传》是作者专门记述东夷的事情,“所谓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者也”是作者的引述语句,陈述了中国礼仪与东夷“四夷”的历史关系,其后的作者解释部分就是画蛇添足,背离了历史,曲解了华夏历史与文化。“几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显然是作者的注释,为了让读者清楚“四夷”的含义,却是一个原则性历史错误。俎豆#考古重大发现,终于探明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与文化渊源
文章插图
中国失礼,要到蛮、夷、戎、狄等四个地方去寻求,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蛮、夷、戎、狄在传承延续中华礼仪,而中国之地已经不知道中华礼仪了?这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违反客观事实。以“中原中心”的核心中国,竟然要去没有文化的“四夷”偏远之地去寻求中华礼仪,这个“中原中国”的文化自信、自豪、自尊,还能寻找得回来?难道中国礼仪是由蛮、夷、戎、狄四个地方各自贡献而来?中国之礼仪,难道不是中国之人土生土长形成的中国礼仪?“求之四夷者也”中的“四夷”显然另有所特指,而非蛮、夷、戎、狄等中国之外的四个地方。俎豆#考古重大发现,终于探明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与文化渊源
文章插图
“四夷”“四方”“四国”频频出现于中国的传世文献典籍及《诗经》中。“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四方有羡,我独居忧”“经营四方”“纲纪四方”“四方来贺”“四方之纲”“岂弟君子,四方为则”“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周公东征,四国是皇”“交乱四国”“四国无政”“斩伐四国” “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有觉德行,四国顺之”等等。在上古国家形态概念中,“方国”是我们对上古国家的统称,方也就国,国也就是方,某方某国特指某地地某国。因此,方与国具有相同意义,四方等同四国。当“四”作为特定名词时,“四方”“四国”是同一地名;当“四方”“四国”位于东夷淮夷九夷之地时,“四方”“四国”也称为“四夷”。此种情况下,“四夷”并非是蛮、夷、戎、狄概念,而是专有特定名词“四方”“四国”的专有称谓,即“四夷”等同“四方”,“四夷”等同“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