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八音”绕梁不绝于耳 台山广东音乐越“演”越“年轻”

传承|“八音”绕梁不绝于耳 台山广东音乐越“演”越“年轻”
文章图片

“国字号”传承人刘英翘
传承|“八音”绕梁不绝于耳 台山广东音乐越“演”越“年轻”
文章图片

台山广东音乐专场音乐会
文/图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 陈卓栋 马勇 彭纪宁
通讯员 江宣 梁园园 谭耀广
台山华人遍布天下 , 丝竹之音不绝于耳 。 作为广东音乐主要载体“八音班”的发源地 , 江门台山市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 , 处处可见“八音班” 。 离开故乡出洋闯荡的台山人 , 更将“八音班”带向全世界 。 如今 , 在“国字号”传承人的努力下 , 历经300多年发展的“八音班”生命力依然旺盛 , 也让作为国家级“非遗”的台山广东音乐人才辈出 。
源起“八音”融合西乐
说起广东音乐 , 人们总会想起《雨打芭蕉》《步步高》《赛龙夺锦》等名曲 。 但很少人知道 , 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之一 , 是位于南海之滨的台山市 。 诞生于台山市的“八音班” , 就是广东音乐的主要创作、表演载体 , 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悠久的历史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音乐(台山)”代表性传承人刘英翘介绍 , “八音” , 是指用“金、石、土、草、丝、木、匏、竹”八类材料制造的乐器所奏的音乐的总称 。 台山的“八音班” , 又叫锣鼓架 , 实际上是锣鼓八音 。 后来 , 一些戏曲爱好者旅居外国时 , 将“八音班”与一些西洋乐器融合 , 使“八音班”活动呈中西结合交融的侨乡色彩 。
结合“唱戏”成兴盛关键
文献资料显示 , 台山“八音班”在18世纪初期已经盛行当地 。 最初的八音班 , 多为演奏佛教音乐和民间小调 。
到清朝中叶 , 听众已不满足于“八音班”单纯演奏乐曲的活动 。 19世纪中后期 , 粤剧改用白话表演 , 大大加快了演奏乐曲和演唱戏曲结合的发展 。 “八音班”的活动由此进入了繁荣期 , 涌现《大开门》《小开门》等120多首牌子曲 , 《八仙贺寿》等14首套曲牌子和约一个半小时的《六国封相》全套演出本等 。 这些曲牌、曲目丰富了“八音班”的演奏内容 , 而且融入了娓娓动听的粤剧粤曲唱腔 , 从各个侧面反映社会生活 , 表现喜怒哀乐的感情 , 深受群众喜爱 。
从红白喜事到扎根城乡
早期的台山“八音班”以服务乡间红白喜事为生存依托 。 刘英翘说 , 过去在重要节庆 , 一般搭一个小竹棚演出两至三天 。 在婚礼、贺寿的活动 , 则摆出锣鼓架 , 在事主门前开演 。 有钱人家一般要求在喜事前夕开始演出 , 到第二天晚宴后才结束 。 开演时先奏锣鼓乐 , 再奏吹打乐 , 取吉祥之意 。 到拜祖先、拜社坛、拜堂或祝寿时 , 则用两支大唢呐吹奏 。 到宴会时 , 先奏一段《小开门》 , 接着就演唱戏曲 。 演唱戏曲的形式有两种 , 一种是用一支小唢呐代替人唱 , 其他乐器伴奏;一种是男女演员轮流唱或对唱带有吉祥气氛的曲目 。 而丧事演出时 , 一般是在出殡当天 , 晨起报鼓和吹打乐 , 中午唢呐 , 最后还有戏曲 。
而进入繁荣期后 , “八音班”的活动遍及城乡 。 在重要时节或者农闲时期 , 乡村榕树头下或村场中 , 每到晚上都有“八音班”表演 。 每到表演时 , 村民们早早围坐一圈 。 人群中心 , 一套“八音柜”摆开 , 乐师操持乐器 , 往椅子一坐 , 拉开架势演奏各种曲目 。 观众们或静听、或哼唱、或喝彩 , 十分陶醉 。 刘英翘说 , 正因为台山“八音班”扎根于普罗大众的生活之中 , 台山广东音乐才有了源源不绝的艺术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