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留在武汉,你的才华在这里会被看到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5日讯(采访人员杨佳峰 张维纳)“你有才华一定会被看到,你有能力一定会被认可。”10月15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分别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举办招聘宣讲,10多名采访人员、编辑、评论员、主播等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历,诚邀他们来长江日报筑梦青春、挥洒豪情。
采访人员哽咽,学子落泪
长江日报$留在武汉,你的才华在这里会被看到
文章插图
大学生们仔细阅读长江日报招聘指南。长江日报采访人员詹松 摄
今年9月28日,91岁志愿军老战士曹秀湖逝世。采访人员贾代腾飞第一次遇到曹老,是2014年3月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口。
那天,曹老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路边,在料峭春寒中,静静地等待了近6个小时。当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缓缓驶过,曹老脱帽立正,两行热泪簌簌落下。
【 长江日报$留在武汉,你的才华在这里会被看到】那一瞬间,贾代腾飞只能凭着多年的职业本能,靠感觉按着快门,他早已泪眼模糊到看不清对方的面庞。
曹老先后8次以这样的方式迎接战友“回家”,每次都有贾代腾飞的身影。在后来的采访中,他才得知,曹老原是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医务兵。
长江日报$留在武汉,你的才华在这里会被看到
文章插图
长江日报主播王超然现场采访大学生。长江日报采访人员詹松 摄
从战场下来后,曹老回到家乡卫生院工作,心里却一直放不下战友们。离休后,他向上级申请,和老伴一起到沈阳的一座烈士陵园义务守陵,一晃就是11年。
说到动情处,贾代腾飞哽咽失语,台下有大学生落下热泪。
“太让我感动了,把我讲哭了,采访人员有家国情怀才有好的新闻作品。”华中师大研究生赵欣本来是随便来听听,一堂宣讲下来,她对采访人员这个职业无比期待。
同样被感动的还有华中师大研究生郁灿灿,她从这个故事中不仅对采访人员有新的认识,对长江日报也有了新的认识。
成长空间,超乎想象
“做新闻可以分享你独有的经历,让全社会受益。”2013年入职长报集团,非新闻专业的贺亮很快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一篇篇重头报道,先后获得湖北新闻奖、中国新闻奖。他将自己取得的成绩归结为报社对人才的包容和培养。
长江日报$留在武汉,你的才华在这里会被看到
文章插图
张维纳和学生们聊起新闻发现。长江日报采访人员詹松 摄
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专业,入职长江日报仅半年的评论员常少华,已发表了70篇评论。她说,在长江日报仿佛回到了大学校园。新人在长江日报成长空间之大超乎想象,师徒制、周五课堂等一系列成长平台成就了有趣、可爱、亲切、纯粹的长江报人。
长江日报$留在武汉,你的才华在这里会被看到
文章插图
史强讲述自己在长江日报工作期间印象深刻的采访。长江日报采访人员詹松 摄
主播徐佳每年主持上百场直播,这颠覆了传统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印象。徐佳以正在主持的“可视电台”为例介绍,长江日报已经从一纸风行到向云而生,形成了全媒体化传播辐射圈,形成报、刊、网、端、微、屏全媒体矩阵。
“没想到长江日报是这样的,有这么多非专业出身的人才脱颖而出。”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桂升猛手持自己发表的8篇评论来到宣讲现场。他从中学时代起就喜欢写评论,想求职长江日报评论员,一开始担心自己专业不对口会被嫌弃,“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