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读“140岁”的鲁迅

【年轻人|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读“140岁”的鲁迅】年轻人|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读“140岁”的鲁迅
文章图片

年轻人|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读“140岁”的鲁迅
文章图片

年轻人|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读“140岁”的鲁迅
文章图片

重要的不是对青年的崇拜 , 包括青年自己 , 也不必为这点年龄优势沾沾自喜 , 而是要思考青年这个身份所承载的意涵 。
——————————
2021年10月19日 , 鲁迅逝世85周年 , 今年也是鲁迅诞辰140周年 。
但凡家里有书的人 , 几乎必然有几册鲁迅作品 。 早在1938年 , 就有了第一个版本的《鲁迅全集》 , 还为这套书特地成立了“鲁迅全集出版社”;新中国成立后 , 人民文学出版社仅《鲁迅全集》就出版了1958年版、1981年版、2005年版 。 还有其他出版社 , 及其他单行本 , 尤其在诞辰140周年这样的大日子 , 除了公版的鲁迅作品 , 他人写鲁迅的作品也纷纷出版 , 《鲁迅:大先生 , 小日子》《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这样的鲁迅》……
9月 , 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的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 , 《鲁迅手稿全集》新书首发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这些国家级的纪念活动之外 , 其实鲁迅还以另外一种方式活在年轻人的视线中 。
“猹在咬瓜了”“还有一棵也是枣树”成为T恤上的印花 , “你是个好人”“从来如此 , 便对么?”“的确是我说的”成为书签上的slogan……当同时代的很多作家作品都已成为经典——束之高阁的那种 , 鲁迅依然走在时尚的前沿 。
一个“梗”的诞生 , 首先要有广泛的认知基础和认同度 , 这也从侧面说明 , 鲁迅的文本有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看 。 鲁迅都“140岁”了 , 我们为什么还读他?
然而 , 当《觉醒年代》一类的影视作品横空出世时 , 这些年来我们与鲁迅之间的一种不同以往的关系就显露昭昭 。 他说的“有一分热 , 发一分光”兼具理想与现实 , 那两棵枣树也超越了“梗”的价值 , 站成一种永恒——年轻人有了重构鲁迅的可能性 。
我们还喜欢读鲁迅 , 可能因为在他身上有一种永不过时的求索的精神 。 不知道前路光明与否 , 不知道努力是否有结果 , 但只要认定一条路 , 就可以走下去 。 无论在需要救国救民的年代 , 还是当下 , 这样的热情永远不缺乏追随者 。
而且很重要的是 , 这种热情不是少年式的冲动 , 而是一种“就这样了”却还偏要再斗一回的顽强 , 或者简单些说 , 直面人生 。 众所周知 , 鲁迅说话不好听 , 从来一针见血 , 不走温情范儿;巧了 , 这一届年轻人也不太相信鸡汤 。 经历社会锻打 , 说“躺平”也好“丧”也罢 , 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底线意识 , 躺平了就没人能打到我、就还能站起来 , 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不妨碍我依然热爱生活 。
在这一点上 , 鲁迅和我们不谋而合 。 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 , 谈及抗战 , 是“绝望的抗战”;但他又说 , “绝望”只是第一步 , 后面还该有第二步——“抗战” 。 鲁迅不止一次说 , 他并不期望“速胜” , 甚至不期望“必胜” , 但对一个真的猛士来说 , 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鲁迅那些与黑暗短兵相接的文章 , 为今天的我们做出了示范 。
何况 , 鲁迅笔下的人物并没有走远 。 《故事新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 里面的主人公是女娲、嫦娥、大禹……总之老得不能再老;即便是“新编” , 也已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前的事 。 但这些人和事 , 换个名字 , 就是一幕幕当下的现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