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搭配|招不到工的人力中介:拿什么吸引你,年轻人?( 三 )



中国的城市建设离不开建筑工人(黄宇 摄)
庄志可能是在苏州第一批做劳务派遣中介的人 。 他把原先小而分散的劳务中介整合起来 , 借助大规模劳务派遣 , 一下子成了这个行业的巨头 。 尽管按照2008年施行的《劳动合同法》 , 劳务派遣用工一般只能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 。 但大部分工厂都没遵循这个规定 , 劳务派遣用工规模迅速扩大 。 据全国总工会测算 , 全国被派遣劳动者人数2011年达到了约3700万人 。
当时 , 英格玛除了在苏州本地招聘 , 也大规模从中西部贫困地区往东部地区输送劳动力 , 而这与地方政府的劳务输出和扶贫政策不谋而合 。 庄志回忆说 , 十多年前 , 他是湖北西部一些地方政府的常客 , 跑遍了很多县市 , 帮助贫困地区做劳动力转移培训 , 光在宜昌就合作了66所学校 。 “从2004年到2010年左右 , 我们向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工厂输送了10万湖北工人 。 ”

随着劳务派遣用工规模的不断扩大 , 弊端也逐渐显现 。 因为工厂、工人与人力资源公司之间模糊的三方关系 , 出了问题 , 经常互相推诿 。 不少人看到了这个野蛮生产的行业 , 想要闯进来颠覆它 。
朱郁丛就是其中之一 , 他原本在一家网站做高管 , 2011年 , 他创立了求职帮 。 此前 , 他到南方考察了一轮劳动力市场 , 结论是劳务派遣就是一个卖人头的生意 , 里面充斥着关系人情和灰色利益 。
“我当时接触到的劳务公司 , 很多都是两三个人 , 每年收益能做到几百万 , 但也基本卡在这里了 。 他们可以很稳定地吃固定几个厂的关系 , 招工渠道也稳定在固定几个学校 , 打点好学校的关系 , 每年把毕业生往厂里送 , 就能大赚特赚 。 ”
朱郁丛觉得 , 这种做法应该被打破 。 那时候 , 智能手机还没普及 , 他就和联通的114平台合作 , 通过电话咨询给蓝领提供工厂招聘信息 , 后来移动互联网兴起后 , 他们也做了APP 。 但几年下来 , 搭进去几百万元积蓄 , 朱郁丛在2013年主动放弃了这个创业项目 , 因为他发现这个体系根本无法撼动 , 外人很难插一脚进去 。

人口红利消失后 , 工厂对人力资源公司的依赖进一步增强(黄宇 摄)
“我后来才明白过来 , 工厂蓝领本质上不是一个效率的问题 , 但做互联网的人一看到他们的招聘过程 , 第一个想法就是觉得它信息不对称 , 匹配效率低下 , 要去提升它的效率 。 实际上问题不在这儿 , 你得往上游去看 , 你要清楚劳务派遣公司存在的价值对于工厂来说是什么 。 ”
朱郁丛认为 , 这些形式各异的人力中介和工厂之间早已达成了一种共生关系 。 这种共生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一个优势 , 即工厂面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极快 , 短时间内就能招进大量工人 , 拉高产能 , 到生产淡季又可以轻松地裁掉不需要的工人 , 压缩人工成本 , 这也是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的基础之一 。 但随着劳动力缺口的持续扩大 , 这种模式无法继续维系下去 。
用工需求的新变化
2014年3月1日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开始施行 。
它将工厂使用劳务派遣员工的比例限定在10%以内 , 并且再次重申劳务派遣的用工只能用于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岗位 , 且工人必须同工同酬 。 新规出台前 , 劳务派遣已在制造业被滥用 , 一些工厂的派遣工比例甚至超过了90% , 派遣工享受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也不如正式工 。 劳务派遣的时代结束 。

“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 , 它就会打开另外一扇窗 。 ”庄志说道 ,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对行业确实有影响 , 但上有政策 , 下有对策 。 既然不能做派遣 , 我们就做外包 。 因为企业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做 , 有些东西它必须外包给专业的人来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