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西方油画为何比中国国画要逼真那么多?

有句老话常说“艺术无国界”,可中国的国画与西方油画之间的区别却一目了然,先不论笔法、主题方面的不同,单是整体画作呈现出的感觉,中西方就截然不同。西方的油画大多栩栩如生,画面上的景色、人物仿佛经过画家的手复制到了大家眼前,赏画时会被那逼真的画面震得心头一跳。
西方!西方油画为何比中国国画要逼真那么多?
文章插图

而中国的国画就写意许多,朦朦胧胧的美感,就跟将画家心底或梦境中的景物打着滤镜和柔光,带到了人们面前,看画时假如不留神介绍,肯定是反应不过来画家到底画的是哪座山、哪个柔婉的女人,只会被画中传达的那影影绰绰的情绪带动心底的感觉,勾起一片遐思。
【 西方!西方油画为何比中国国画要逼真那么多?】那么中国国画没有西方油画看起来逼真,就说明画师技不如人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这两者之间从来都不分优劣,只是中西方的审美不同导致。就好比两方看似都在长跑,可起头就没在一个赛道,所以评判标准就也不相同。
中国国画追求的一直就是意境、感觉和含蓄美,就跟诗词一般,要在嘴里细细咂摸好几遍,才能品出各种滋味,国画就是要在眼里周旋好几个圈,才可以领略到其中的魅力。
西方!西方油画为何比中国国画要逼真那么多?
文章插图

好比曹植的《洛神赋》,洋洋洒洒各种抽象形容词叠加,每个读者看完心中的洛神长得都不太一样,国画也是如此,同样一幅画,有的人看到了乡愁,有的人看到了桃花源,还有人看到曾经去过的景点。
西方油画追求的就是很简单的一个字像,要特别像,能取代1200万像素手机拍出的照片那么像,要让每一个看画的人都得反应一会,这是拍出来的还是画出来的那么像,所以逼真这个词用在西方油画身上特别传神,正是那跟真的一样的画作,就是西方油画的目标。
那么西方油画为什么这么逼真呢?其实它也不是自古就如此,时间点大约在欧洲文艺复兴左右,西方油画经历了好几次的更新,先是传奇少年马萨乔发明了透视画法,这位仅活了27岁的艺术家真是有一身惊人的才华,居住在佛罗伦萨这个充满着文艺气息的城市里,以过人的胆识将数学、空间建筑学等融会贯通,让自己的画作成为了西方写实油画的开山元老。
西方!西方油画为何比中国国画要逼真那么多?
文章插图

接着大名鼎鼎的达芬奇又来震荡西方油画界了,这位大师是一个稀世罕见的全才,机械学、医学等众多领域他都站到了学术的顶峰,而当他用工程思维来绘画时,线条跟立体呈现出的艺术碰撞就产生了素描,这就带动了西方油画界的审美,也朝着逼真和骨肉分明这一目标奔驰而去。
然后荷兰画家伦勃朗将所有关注点放在了光上,利用不同光线下人物脸上呈现出的阴影明亮度不同,使得画作中的人像能传达出气质跟情绪。比如要画一位骑士,那伦勃朗式用光法一加成,每一个看画的人都能感觉到画中骑士的英姿勃勃,仿佛跟画中人被定格带到大家面前一样逼真,就连绘画内天的天气都能真实的感受到。
西方!西方油画为何比中国国画要逼真那么多?
文章插图

这三位大师各自专攻一隅,让后代的画师深感膜拜,逐渐就将其中特质相结合,产生出西洋画就是要逼真的固定画风。而它之所以会产生并且风靡开来,也跟欧洲的历史背景分不开干系,自文艺复兴前后,整个欧洲都陷入了被动反思的过程。
美而无用的作品很难卖钱,贵族们没点文化修养欣赏不来,可是一副逼真的西洋画却很吸引人,至少可以通过画家的手,把自己的形象永久的印刻下来,所以市场需求也推动着逼真派西洋画前进。再则,当时的西洋画师大多精通各个领域,思维模式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艺术家那追求罗曼蒂克的纯粹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