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兰心大剧院》: 娄烨的“to be or not to be”( 三 )


影片处处体现的迷离与模糊 , 或许在影片的情绪传达和风格塑造上有一定助益 , 但对于类型片来说 , 在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流畅度上都有一定的影响 。
体现在了观众因为在叙事的过渡上不断被绊倒 , 产生歧义 , 而难以持续对人物的共情 , 也体现在了部分人物的行为动机缺乏逻辑 , 使他们成了为情节而服务的脸谱化形象 。
镜像
影片中出现了多个镜像关系 , 都十分耐人寻味 。
于堇与白云裳互为镜像 。 类似的身世 , 同样的身份 , 热爱艺术 , 需要为了情报与男性周旋 , 同时也是政治的牺牲品 。 即便看到了隐藏的暗器 , 于堇在催眠了白云裳后 , 谈的不是情报 , 而是身世 , 这是于堇作为女性对于白云裳的怜惜 , 也是女性主义在影片中的集中体现 。
not|《兰心大剧院》: 娄烨的“to be or not to be”
文章图片

谭呐是一个精神上的左翼 , 支持工人运动 , 但无法到第一线 , 他的艺术创作也需要莫之因从日本人手里挣来的钱 。 于堇于谭呐 , 不仅是艺术上的缪斯 , 也是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的寄托 。 作为一个被历史卷入的棋子 , 他的懦弱、妥协与被动与礼拜六派遥相呼应 。
而《兰心大剧院》的英文片名即为“Saturday Fiction” , 翻作“礼拜六派” , 而谭呐在影片中导的戏 , 正叫做《礼拜六小说》 。
礼拜六派与鸳鸯蝴蝶派同源 , 其文学主张体现了对于流行文化的迎合、对现实的妥协 , 在消遣当中寻求心里慰藉 。 娄烨也谈到 , 《兰心大剧院》是和礼拜六派的一个对话 。
此处 , 谭呐的戏、影片本身、与影片外的娄烨形成一个递进的元小说的叙事构造 , 礼拜六派对于流行的妥协通过谭呐与娄烨的转型形成互文 。
娄烨近些年的转型是肉眼可见的 。 与早期专注于边缘叙事不同 , 从《浮城谜事》到《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 再到《兰心大剧院》 , 影片的时代背景越发宏观 , 主观视角变成旁观视角 , 单一的自传空间变成普世的社会空间 , 而个体却逐渐被时代所淹没 。
在娄烨近年的电影里 , 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时代的、群体的痛楚 , 再难看到单一个体的痛楚了 。
有人说 , 这是娄烨的商业转型制作 。 那“禁片之王”真的与主流审美妥协了吗?
也不尽然 。 正如《兰心大剧院》 , 在美学上娄烨还是维持了镜头语言的个人化风格和强烈的情绪表达 , 即便与谍战题材并不适配 。
谭呐导的《礼拜六小说》 , 正是改编自“新感觉派”文学的代表人物横光利一的《上海》 , 取材于发生在上海的“五卅运动” 。
not|《兰心大剧院》: 娄烨的“to be or not to be”
文章图片

而娄烨的影片一度被看作与新感觉派的美学风格一脉相承 , 娄烨也曾经表达过对新感觉派的欣赏:“新感觉派小说对上海街头的描述 , 对声色场所的描述 , 对回避意识形态的描述 , 对远离政治态度的描述 , 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
影片对于原著小说的改编透露了娄烨的创作倾向 。 最终于堇并没有把核心的情报给到休伯特 , 原著中于堇在信中表明了自己传达错误情报是因为作为国人的私心 , 日本袭击成功会激化矛盾 , 让美国无法再袖手旁观 。
但这在影片中没有任何交代——于堇的选择可能是任何原因 , 不一定是家国情怀 。 从这一点来看 , 即便取材于宏大的时代背景 , 但对于宏大叙事的消解是娄烨最后的坚持 。 即使可能牺牲了影片的逻辑 , 牺牲了谍战审美 。
对于娄烨来说 , “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 , 一如哈姆雷特 , 借着这场戏展现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