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书法家 诗圣杜甫的隐秘身份( 二 )


在这首诗中 , 杜甫具体陈述了自己的书法观:一是书法讲究骨力 , 以瘦硬为上 , “瘦硬”方“通神” , 以李斯、蔡邕、李潮为代表;二是书法以古为上 , “张旭非古空雄壮”;三是古代书体演变的由来是“大小二篆生八分”;四是李潮的篆书当时第一 , 书法水平在张旭之上 , 隶书在韩择林、蔡有邻之上 。 “瘦硬”即“笔姿细劲有力” 。 在这首诗里 , 杜甫大胆提出“书贵瘦硬始通神”的美学原则 , 成为后代不少书论家尊崇的信条 。 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论书绝句》中的“行笔如乱水通人过 , 结字如悬崖置屋牢”等语 , 亦直接套用杜诗《山寺》中的诗句 , 足见杜甫论书诗影响之深远 。 杜甫另一首著名的论书诗是《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 其“有练实先书 , 临池真尽墨” , 也是千古书法名句 。
杜甫可谓是唐代论书诗发展的枢纽式人物 , 其诗所论书家众多 , 艺术手法新颖独特 , 内涵丰富深刻 , 对晚唐及以后的书法创作、书法批评、论书诗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遗憾的是 , 史料中的杜甫手书墨迹 , 包括书籍中提到的传世书法作品《两川夔峡诸诗石刻》《古木自行》等 , 早已不存 , 现在仅有一些刻石的记载 。 据统计 , 唐代杜诗刻石有五种 , 宋代杜诗刻石八处11起 , 也是大多不存 , 现仅有四川两处杜诗石刻——金华山杜诗石刻、南龛杜甫题词 。
金华山杜诗石刻存争议
“金华山杜诗石刻”是指四川射洪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杜诗石刻《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 相传 , 杜甫暂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时 , 曾赴射洪金华山凭吊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的陈子昂(射洪人) , 曾书字留题并刻石 。 杜甫手书刻石文物早已毁失 , 但后人曾依杜甫书字手迹重新刻石 。 遗存到现代的杜甫手迹石刻大约为明代摹刻 , 石刻毁后幸有明代石刻拓片存世 。 据此拓本 , 书法家洪丕谟认为 , 杜甫的书法 , 笔力挺拔 , 骨格清劲 , 体现了其“书贵瘦硬方通神”的审美理想 。 范文澜《中国通史》1987年修订版在“盛唐诗人”一章中选用了“杜甫书金华山诗石刻(拓本)”作为插页 , 显然认为它是杜甫手迹的原刻 。 蒋均涛《射洪金华山的杜诗石刻》、张玉白《金华山杜甫题刻考》等 , 均认为该杜诗石刻为宋人据杜甫原刻手迹的拓本所复刻 , 《射洪县志》等均照此引用 。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彭燕认为 , 目前学界观点普遍认为该石刻是杜甫本人的手迹 , 而非伪作 。 然而也有人否定或怀疑它不是杜甫手书 。
历史学家洪业就称该石刻是“传钞讹夺” 。 复旦教授陈尚君认为 , 该石刻宋代以后不见著录 , 来历不明 , 尚难遽定真伪 。 高文、丁祖春认为该石刻是后人勒石立于(射洪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内 。 笔者认为 , 如果没有新的证据支撑 , 这种争论将继续下去 。
那么 , 大诗人杜甫怎么会到川中腹地的射洪呢?这是因为杜甫曾在梓州(今三台县)住过一段时间 , 今天三台还有一个杜甫草堂 , 称之为蜀中第二杜甫草堂(成都为第一草堂) 。 射洪是梓州所辖之地 , 两地相隔不远 , 杜甫曾写一诗叫《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 , 赞扬唐代画家薜稷画在县署墙壁上的鹤神形兼备 , 唐代的通泉县即在今天的四川射洪境内南通坝 。
南龛杜甫题词是伪作
“南龛杜甫题词”是指四川巴中南龛杜甫书严武题词 , 即摩岩石刻《判府太中严公九日南山诗》 。 据清末金石学家叶昌炽《语石》记载:杜甫到过巴州(今四川巴中市) , 并于乾元二年(759年)在巴中南龛壁间书写了严武摩崖题诗 , 书共十行 , 行十八字 , 此说得到后人附和 , 并大量引用 , 如《四川历代碑刻》 , 以及《中国名胜词典》《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等工具书 。 这件作品墨拓下来的拓片甚至一度悬挂于陕西长安杜公祠的陈列室 , 并称为“杜甫唯一墨迹” , 但实际上 , 此书并非杜甫所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