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刘琼新撰《花间词外》:额外有花的香气,有诗词之外的况味( 二 )


古典诗词与日常生活
关于诗词与生活的关系 , 刘琼是这样解释的 , “诗词原来是不分的 , 后来慢慢分的 。 简要说 , 词就是长短句 。 ‘词’的兴起 , 我认为跟市民阶层的兴起有很大关系 。 比如资本市场兴起 , 市民生活开始繁荣起来 , 词当然比诗更适合吟唱 , 这时候有娱乐的性质在里面 。 唐代的时候晚上不能出来 , 要宵禁 。 但是到宋以后宵禁解了 , 晚上可以出来 , 有了夜生活 , 这与文化生活的繁荣有很大关联 。 很多艺术形式也是跟生活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 。 ”
文学|刘琼新撰《花间词外》:额外有花的香气,有诗词之外的况味
文章图片

活动现场
李敬泽补充道:“词最初是和乐的 。 诗的和乐已经很早就断掉 , 已经离开音乐 , 也就是说诗至少在汉以后不是用来唱的 , 也不会唱 , 它就变成一个书面的东西 。 但是词继之而起 , 甚至在北宋的时候 , 实际上和流行歌曲差不多 , 像柳永那样的词人就是现在写流行歌曲的 。 所以特别有意思的是 , 一方面写的是诗之余 , 在古代的传统里 , 诗是很重要的传统 , 诗之余肯定余到花间里 , 表现的常常就是个人趣味什么的 。 这个个人趣味表面上看起来是现代意义上的私人经验、私人情感空间 , 但同时它又是和乐的 , 它又是一个公共的 , 参与建构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经验的东西 。 ”
当下的读者 , 读古典诗词的意义为何?李敬泽给出了这样的解答 , “读别人写花、写古典诗词的意境 , 或者把古典诗词灌注进来写 , 某种程度上是赚了 , 一方面看了文章 , 另一方面还能由此对古典诗词 , 对那些美妙的句子有了新的感受 。 它可以伴随我们的生命 ,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 任何时候重新拿起它来与它相遇的时候 , 都会觉得 , 原来这里还有一些东西是我过去完全没有意识到的 。 它的美、它的光芒是我过去完全没有看到的 。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 , 我们特别需要像刘琼这样 , 她让我们能够重新去感受她所发现的光芒 。”
关于古典诗词与当下生活 , 周晓枫表示 , “这本书里面写到好多花 , 不仅有植物知识的介绍 , 也有个人成长中的印记 , 花的印记 , 也有今天生活的气息 , 它不是封闭的 , 不是跟今天生活不交融的 。 刘琼的文字状态是活态的 , 是在血脉里的 , 她也真的是这么认知的 。 所以古典诗词如果活在日常生活中 , 一定不是外在的姿态表现 , 一定不是装饰性的 , 那样很难成活 , 很难和你的呼吸上融合 。 ”
周晓枫还回忆起了自己儿时与家人围坐院中静待昙花一现的过程 。 那朵昙花就像电影中的慢动作一样 , 非常迟缓、优雅、魔幻地在你面前展开 , 但是那个缓慢里包含从容和优雅 。 那朵花的盛开 , 在她的记忆里从没有凋谢 。 她说:“那段时光为什么大家有这样的兴致和浪漫去观看一朵昙花?可能是跟生活比较简单有关 , 也可能跟我们对生活有很多向往但实现的途径又没那么多有关 , 现实中让你把一朵花的绽放过程终身记忆 , 这至少对我来说是特别美妙的时刻 。 ”
“美不自美 , 因人而彰”
刘大先引用了柳宗元的一句话“美不自美 , 因人而彰” , 即日月星辰不会自己成为美 , 这个美一定是跟主体之间发生交融 。 “古典诗词 , 所有的传统一定是效果的历史 , 一定是活在当下才是传统 。 ”
文学|刘琼新撰《花间词外》:额外有花的香气,有诗词之外的况味
文章图片

活动现场
他认为 , 古典诗词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生长着 , “中国人讲的美学不是唯理式的 , 也不是纯经验式的 , 中国人讲的是生命的美学 , 是一种体验感 , 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宇宙之间的交融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