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苏轼传全文翻译翻译:
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不久读《庄子》 , 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 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 。
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 , 殿试中乙科 。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 。”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 。
服母丧 。嘉祐五年,调任福昌主簿 。欧阳修因他才能识见都好 , 举荐他进秘阁 。考试作策论六篇,过去人们应试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数写得不好 。苏轼开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 。又笔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 。从宋初以来,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而已 。
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 。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前役人相继破产 。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
治平二年 , 入朝判登闻鼓院 。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管理制诰之事 。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 , 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 。
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 , 然后召来加以重用 , 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 。现在突然重用他 , 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 , 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 。”英宗说:“姑且给他修注一职如何?”
韩琦说:“记注和知制诰地位相近,不可马上授予 。不如在馆阁中较靠上的贴职授予他,而且请召来考试 。”英宗说:“考试不知他能否胜任,像苏轼会有不能担任的吗?”韩琦还是不同意,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 , 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 。
苏轼听到了韩琦的话,说:“韩公可以说是用德行来爱护人的呀 。”适逢苏洵去世,朝廷赐给他金帛,苏轼推辞了,要求赠父亲一个官职,于是赠光禄丞 。
苏洵将死,因哥哥太白早死 , 子孙没有成人,妹妹嫁给杜氏 , 死了还未下葬,嘱咐苏轼 。苏轼服丧期满后,就马上安葬了姑母 。后来大官可以让子孙得荫,就推让给了苏太白的曾孙苏彭 。
原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 ,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 , 属文日数千言 , 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 , 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
丁母忧 。五年 , 调福昌主簿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 。试六论 , 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 。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复对制策,入三等 。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 。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 , 衙吏踵破家 。轼访其利害 , 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
治平二年 , 入判登闻鼓院 。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 , 知制诰 。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 。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 。
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 。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 , 且请召试 。”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
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赙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 , 于是赠光禄丞 。洵将终,以兄太白早亡,子孙未立,妹嫁杜氏,卒未葬,属轼 。轼既除丧 , 即葬姑 。后官可荫,推与太白曾孙彭 。
此文出自元朝·脱脱《宋史》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 , 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
《宋史》的主要史料来源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宋朝史官的原始记述 , 而这些史籍如今几乎全部佚失了,在其他书中虽然也有引用,但取舍、详略各不相同,加上在记载宋朝历史的各种文献中,只有《宋史》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内容广泛而丰富,史料价值相当高 。
史家普遍认为,《宋史》是保存宋朝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统全面的一部史书,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要想了解宋朝历史便不可能脱离《宋史》,后世众多的修订之作,虽然确实各有其长处,但却不能取而代之或者与之并行于世 。
作者简介:
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 , 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 脱脱幼养于伯颜家 , 从浦江吴直方学 。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 , 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 。
当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权倾朝野,向为元顺帝所忌,脱脱恐受其累,与顺帝密谋逼退伯颜 。至正一年(1341年)脱脱为相 , 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 。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
至正四年(即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 , 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复出为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 , 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上赐号答剌罕(意谓:自在),被赞誉为“贤相” 。至正十二年(1352年)九月,脱脱亲率大军镇压镇压徐州芝麻李红巾军起义,执意屠城,军事成就卓著,功封太师 。
《宋史》苏轼传部分译文译文:
苏轼字叫子瞻 , 是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文章插图
调任徐州知州 。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 , 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漫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 。
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 , 水一定不能冲塌城墙 。”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 。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 , 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 。”
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心应当效命 。”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 。
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 。苏轼住在堤上 , 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
扩展资料:
苏轼的文学成就: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
苏轼继柳永之后 , 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
苏轼对词的变革 , 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
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 , 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 , 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
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 , 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 , 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 , 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 , 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 , 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 , 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 。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 。
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 , 无意不可入的 。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
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 , 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所谓“以诗为词” , 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
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 。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 , 也始于苏轼 。
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 , 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 。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从本质上说 , 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
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 , 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 。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 。
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 。
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 , 苏轼是关键人物 。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
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 。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
扩展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宋史,苏轼传译文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 。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 , 都能道出其概要 。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 , 写文章每天能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 。不久又读《庄子》,叹道:“我当初有一些自己的见地,但总说不出来,今日读到这本书 , 发现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 。”嘉佑二年 , 参加礼部主持的科考 。当时社会上崇尚诡谲不合正道的文风 , 主考官欧阳修希望能(通过主持考试选人的方式来)挽救这种弊病,看见苏轼的《刑赏忠厚论》时 , 非常惊喜 , 乃想评为第一 , 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而以“《春秋》对义”一文(这篇反而是曾巩的文章)为第一 。后参加殿试,中乙科 。后苏轼通过写信的方式见到了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 。”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
宋史 苏轼传全文翻译翻译:
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 , 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 , 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 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 。
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 。”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 。
服母丧 。嘉祐五年,调任福昌主簿 。欧阳修因他才能识见都好,举荐他进秘阁 。考试作策论六篇,过去人们应试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数写得不好 。苏轼开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 。又笔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 。从宋初以来 , 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而已 。
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 。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 , 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 , 经过砥柱的险处,衙前役人相继破产 。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 , 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
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 。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管理制诰之事 。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 。
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 。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 。”英宗说:“姑且给他修注一职如何?”
韩琦说:“记注和知制诰地位相近,不可马上授予 。不如在馆阁中较靠上的贴职授予他,而且请召来考试 。”英宗说:“考试不知他能否胜任,像苏轼会有不能担任的吗?”韩琦还是不同意,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 。
苏轼听到了韩琦的话 , 说:“韩公可以说是用德行来爱护人的呀 。”适逢苏洵去世,朝廷赐给他金帛,苏轼推辞了,要求赠父亲一个官职,于是赠光禄丞 。
苏洵将死,因哥哥太白早死,子孙没有成人,妹妹嫁给杜氏,死了还未下葬,嘱咐苏轼 。苏轼服丧期满后 , 就马上安葬了姑母 。后来大官可以让子孙得荫,就推让给了苏太白的曾孙苏彭 。
原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 , 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 , 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 , 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 , 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
丁母忧 。五年,调福昌主簿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 , 荐之秘阁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 。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复对制策,入三等 。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 。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 , 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 。轼访其利害 , 为修衙规 , 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 , 自是害减半 。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 。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 。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 。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 , 则人人无复异辞矣 。
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 , 未可遽授 。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 。”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 , 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
轼闻琦语 , 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赙以金帛 , 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 。洵将终,以兄太白早亡,子孙未立,妹嫁杜氏,卒未葬,属轼 。轼既除丧,即葬姑 。后官可荫,推与太白曾孙彭 。
此文出自元朝·脱脱《宋史》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 , 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
《宋史》的主要史料来源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宋朝史官的原始记述,而这些史籍如今几乎全部佚失了,在其他书中虽然也有引用,但取舍、详略各不相同,加上在记载宋朝历史的各种文献中,只有《宋史》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内容广泛而丰富 , 史料价值相当高 。
史家普遍认为,《宋史》是保存宋朝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统全面的一部史书,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要想了解宋朝历史便不可能脱离《宋史》,后世众多的修订之作,虽然确实各有其长处,但却不能取而代之或者与之并行于世 。
作者简介:
【宋史苏轼传_苏轼 徙知徐州 译文】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 , 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 , 字大用 , 蒙古族蔑儿乞人 脱脱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 。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 。
当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权倾朝野,向为元顺帝所忌,脱脱恐受其累,与顺帝密谋逼退伯颜 。至正一年(1341年)脱脱为相,大改伯颜旧政 , 复科举取士 。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
至正四年(即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复出为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上赐号答剌罕(意谓:自在),被赞誉为“贤相” 。至正十二年(1352年)九月 , 脱脱亲率大军镇压镇压徐州芝麻李红巾军起义,执意屠城,军事成就卓著 , 功封太师 。
翻译《宋史 .苏轼传》参考资料:
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伯上泛滥 , 就要溢出南清河 。水汇集在城下,涨水时不时地会泄入城中,城市就要败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 。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 。将富民们赶回城中 。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 , 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 。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 。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 , 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 。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 。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 。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很赞赏他 。
(Google搜索,仅供参考)
跪求宋史 苏轼传【有改动】翻译熙宁四年 , 适逢元宵节,皇帝下令压低价格为宫中购买花灯 。苏轼上书说:“您哪里是自己喜欢看花灯呢?您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让皇太后高兴罢了 。而老百姓却不可能全都明白您的用心 , 都认为您是为了满足眼睛观赏这样小的需要,夺取了他们吃饭穿衣所必需的钱财 。这件事很小,但它的影响很大,希望您收回这个命令 。”皇帝于是下诏停办这件事 。当时王安石正在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 。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面跟前说苏轼的过失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 , 做了杭州通判 。
这时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 。调任密州 。司农下令实施新法 , 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家制度判罪 。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 , 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律法 。”提举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 。”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利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 。
调任徐州 。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 。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 。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 , 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 。”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 。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 。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 , 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又向朝廷要求调来服役的人,加高修筑旧城墙,修筑木制堤岸,用以防备洪水再来 。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
调任湖州,因为有一些不便于民的事情不敢明说 , 就写诗暗示,希望对国家有所帮助 。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从他的诗中挑出一些词语,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说苏轼的诗是在诽谤朝廷 , 把他逮捕押赴台狱,想置他于死地 。案件审问了很久也没有判决 。神宗非常喜欢苏轼的才学,安排他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与黄州的田父野老,一起生活在溪旁山间,在东坡修筑房舍,自号“东坡居士” 。
苏轼 徙知徐州 译文译文:
苏轼调任徐州 。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 , 洪水在梁山泊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 , 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 。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
于是将富人们赶回城中 。苏轼到武卫营 , 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 。”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 。”
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 。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板 。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 , 终于保卫了徐州城 。
他又请求调发明年的役人增筑旧城,又用木筑堤岸,以防水第二次来 。朝廷同意他的做法 。
原文:
(苏轼)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 , 涨不时泄,城将败 , 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崴胧兀课嵩谑?nbsp;, 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 ,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 , 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 , 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
出处:《宋史 苏轼传》——宋·苏轼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字词注释
1、徙知徐州:到徐州任太守 。
2、涂潦:泥沼雨水 。
3、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 。
4、堵:古墙体单位,长于高各一丈为一堵 。
5、诣:拜访 。
6、全:保全 。
7、虽:即使 。
8、败:倒塌 。
9、庐:搭起茅屋 。
10、卒:终于 。
11、知:主持 。
12、谁与:与谁 。
13、走:逃跑 。
14、畚锸【běn chā】:箕畚铁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轼徙知徐州
- 宋徽宗书法_北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自成一派,称瘦金书,这和传统...
- 宣传海报制作的方法 宣传海报怎样制作
- 两个懒汉的故事
- 解密:大西国的失落传说
- 绿豆糕的做法-绿豆糕的种类有哪些?
- 包子的发源地
- 安全生产宣传标语_安全环保规范化宣传标语创作
- 安全生产大检查汇报_安全生产宣传报告
- 安全月宣传标语_交通安全的宣传标语
- 安全宣传文章_写一篇关于安全生产的文章,我是七年级的老师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