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书法_北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自成一派,称瘦金书,这和传统...

宋徽宗的书法很有名吗?什么体啊瘦金体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 。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 , 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 。传世不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 。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人
宋徽宗(赵佶)独创的书法字体 。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 。赵佶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 。
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 。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 , 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 。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
但是宋徽宗的书法存在着柔媚轻浮的缺点,这也许是时代和他本人的艺术修养所致,但他首创的瘦金体的独特的艺术个性,为后人竞相仿效 。既以开创了一大流派的书体 。

宋徽宗书法_北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自成一派,称瘦金书,这和传统...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艺术特点
赵佶的艺术主张,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 , 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点 。他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 , 充满祥和的气氛 。他注重写生,体物入微,以精细逼真著称,相传他曾用生漆点画眼睛,更加生动、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徽宗出自宋徽宗之手的真迹有哪些1、《秾芳诗帖》
楷书,绢本,卷,后期风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是宋徽宗写的一首亡国蒙尘词 。每行二字 , 共20行 。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 , 脱去笔墨畦径 , 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真神品也 。”
2、《欲借风霜二诗帖》
楷书,纸本,早期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 , 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 。过去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宋徽宗二十九岁(1110)时所作 。
宋徽宗书法_北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自成一派,称瘦金书,这和传统...

文章插图
3、《千字文》
楷书,卷,早期(传23岁时)作品,上海博物馆藏,这是赵佶以其最具个人风格之"瘦金体"书写,整体匀整峭拔 , 飘逸灵动,正所谓"铁画银钩" 。此种书体取法唐代薛稷、薛曜,把楷书中瘦劲一路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一种书体 。
4、《题李白上阳台帖》
楷书 , 纸本,早期风格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纵28.5cm 跋28.5 x 38.1 cm,《上阳台帖》是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历来收藏于内府 , 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题签:“ 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 。后纸有宋徽宗赵佶题跋 。皆为瘦金书,极其工整秀雅,可见徽宗对李白书迹之膜拜 。
5、《闰中秋月诗帖》
楷书,纸本,后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纵35厘米,横44.5厘米,这件《闰中秋月诗帖》为“瘦金体 ”的典型作品之一,“瘦金”即有 “瘦筋”的含意 。在宋徽宗的书法作品中,堪称代表 。此册页曾经清宋荧、乾隆内府、嘉庆内府等收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
6、《瑞鹤图》
绢本,卷,楷书,后期风格,辽宁省博物馆藏,纵138厘米、横51厘米,图中描绘了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 。绘画技法精妙绝伦,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各具特色 。
【宋徽宗书法_北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自成一派,称瘦金书,这和传统...】7、《五色鹦鹉图》
绢本 , 卷,楷书,后期风格,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与《蜡梅身禽图》想类 , 是一种精巧典雅的风格 。因有徽宗赵佶的亲笔题词,画幅的右侧有赵佶瘦金书诗序并诗 。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有哪些特点?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 。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
宋徽宗的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 , 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影响颇大 。
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 , 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 。 
这种书体,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 。褚遂良的瘦笔,只是小部分相同 , 大部分则不一样 。与唐朝薛曜的字相比 , 可以说是最接近的 。
也许赵佶是从薛曜的《石淙诗》变格而来的,但他的创造显然比薛曜成熟得多 。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已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
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 , 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 。当然也不是别人易于仿造的 。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 。
金章宗曾仿徽宗瘦金书题写明昌内府中从宋廷抢劫而来的书画名迹,如传为赵佶所摹的《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笔势纤弱,形质俱差 。
宋徽宗书法_北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自成一派,称瘦金书,这和传统...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瘦金体代表作品:
1、《楷书千字文》
《楷书千字文》为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 。其用笔源于褚、薛 , 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
这套《千字文》纵44.6厘米,横19.8厘米 , 每行十字,每页四行,共计二十五页,其封面为楷书“千字文”、加上落款一页及郭沫若题首一页 , 共计二十八页 。
2、《秾芳诗》
这卷大字瘦金书为绢地,二十行,每行两个字 , 共计四十字 。其书风独具 , 瘦硬中寓腴润之致,其银钩铁画,豪气跃然,显现出书家精深的艺术功力 。此作纵二十七点七厘米,横三百四十厘米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瘦金体宋徽宗的书法,能达到书法家的水平吗?宋徽宗的“瘦金体” , 能达到书法家的水平吗?

苏黄米蔡 和 宋徽宗相比 谁在书法上造诣比较高?苏黄米蔡,分别指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代表了宋代书法的最高水平 。宋徽宗创造了所谓瘦金体,特别适宜在工笔画上题款用 。
五个人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造诣 , 难分高下 。如果一定要比的话 , 按照历代书法家和鉴赏家的评价,苏黄米算一个档次,蔡襄和宋徽宗稍稍逊色 。苏轼、黄庭坚、米芾 , 那都是书法史上的高峰、里程碑,苏字较肥媚恣肆,黄字奇矍巍峨,米字八面出锋酣畅淋漓 。尤其是米芾,那可以称得上绝世高手 , 想写行书的人不大可能不学米芾,他的追随者最为壮大,至今依然 。蔡襄的字历来评价不算很高,有人说这个蔡本来该指蔡京,蔡京的字是真好,但他是奸臣,所以不被追尚 。至于宋徽宗赵佶,他创造的瘦金体自成一派,但题工笔画可以,单独作书法作品就不是太理想了,他也有书法作品传世,如秾芳诗 。
假如你是初学,以前没有书法基础,那最好不要从这五个人身上打主意 。因为他们的字好是好,但都是不适宜初学的 。苏黄米蔡传世作品多为行草,瘦金体那种奇异的风格也不适合初学 。一般初学者还是从楷书练起比较好,可以从颜柳欧赵四大家入手(中楷、大楷),也可以从钟繇、二王父子(小楷)或者褚遂良、虞世南(中楷)入手;如果不想练楷书也可以从隶书入手 , 看看汉隶的碑帖,著名的如曹全碑、乙瑛碑、张迁碑等等,很多很多;还有一种选择就是从魏碑入手,著名的如张猛龙、杨大眼、张黑女、郑文公、爨宝子、爨龙颜等等,都是浩如烟海 。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从楷书入手 。至于选哪家 , 最好都看看,从网上搜来作品看看,喜欢谁就学谁 。
入门有了基础就可以同时写写行草书 , 那么宋四家就是很好的选择了 。当然还有二王父子的行草、张旭怀素啥的 。不过到时候相信你已经眼界大开,不需要别人指点了 。
北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自成一派,称瘦金书,这和传统...宋徽宗赵佶作为一个统治者似乎并没有什么政绩,后人评价宋徽宗什么都会就是不会当一个君主 。因为宋徽宗赵佶书法的造诣非常高,历史上如果要找个皇帝一比高下的话大概也只有李煜了 , 因此宋徽宗也被人称为小李煜 。从书法上来比较的话似乎宋徽宗赵佶的书法比李煜更胜一筹 。
宋徽宗书法_北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自成一派,称瘦金书,这和传统...

文章插图
宋徽宗秾芳诗帖中,整首诗所描绘的场景意境十分恬淡幽美 , 语言轻松自在 。“颜色艳丽的花朵在绿叶中显得愈发灿烂,静静地开在庭院中 。清晨,花瓣上零星洒着几颗露珠 , 晶莹剔透,花儿竟然呈现娇羞的姿态 。夕阳下 , 晚霞的红光将花儿照得格外柔弱,像要融化一般 。”这首诗的意境如此令人沉醉 , 可以看出宋徽宗赵佶在诗的创作方面却有天赋 。而针对宋徽宗秾芳诗帖的样式,一共有20行,每行两个大字 。可以让人清清楚楚地了解宋徽宗每一笔每一画的走笔,字体本身的潇洒飘逸,挺立俊俏的“瘦金体”让人眼前一亮 。陈邦彦后来也曾跋宋徽宗赵佶秾芳诗帖,“这幅字帖既像画又是书法 , 在每一笔的笔墨中间游走,就像是散步在幽兰从竹中,静听风雨声” 。陈邦彦不仅是对宋徽宗赵佶秾芳诗帖进行了称赞,也对徽宗独创“瘦金体”特点进行了描述 。
虽然看上去只有简单的40个字,但是熟悉“瘦金体”的书法家都知道,瘦金体看上去简单 , 但倘若是大写的瘦金体,确实是有很大的难度 。就这样 , 宋徽宗赵佶秾芳诗帖成为中国历史上瘦金第一诗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