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格式_小学数学说课稿怎么背

小学数学经典教案格式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主备人:
参备人: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 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
[教学过程]:
一、 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 , 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
二、 小数的意义
1. 自学小数的意义
2. 小组交流
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的1份 , 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
3. 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
4. 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
5. 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⑴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
⑵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
⑶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
6.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
7.作业:第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学生学习的内容要有一个“经历、体验、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
(认识)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 , 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来这一对象 。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 , 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
灵活应用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
过程性目标 经历
(感受)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
体验
(体会)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
探索 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探索性教学的课堂纵向结构,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 。
二、设计思路
1、关于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册,第()单元的()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基本的() , 进一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学习中 , 应注重学生的();应注重()…… 。
2、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2)………………
(3)…………….
(4)…………………
这一课的重点是:
教学难点是:
3、关于教学流程
为体现本课的教学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 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
(1)设疑激情: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 。在导课中出世学生生活的……..引出课题“”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 , 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并且强调学生()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 。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的特征及(),并通过自主操作、交流 , 掌握() 。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并非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懂得在生活中遇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时,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逐步培养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
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生活中……
(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在愉快的交流中再次感受数学的魅力,交换意见与看法 。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辉谛∽榻涣髦腥鲜蹲晕遥惭Щ崞兰鬯说难?。
三、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1、多媒体出示……….
2、引导学生欣赏图画………….
3、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里主要是与本课有关的问题)
4、汇报:………..
5、引出课题“”
(二)、引导探索
1、认识……
(1)、………..
(2)、…………
(3)、………….
(4)、……………..
(5)、……………..
2、
3、
4、
(三)、应用提高
1、
2、
3、
4、
(四)、交流评价: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你的表现如何?并且告诉大家 。
有时间的话挑选一两位学生发言 。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基础知识和初步推论证明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担负着训练学生学会分析证明思路的任务,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角相等的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条主要线段重合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能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之间的联系 。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命题的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渗透几何证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再发现,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 。加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运用 四、说教法与学法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本堂课我采取了“开放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 。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 。
五、说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其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回顾与思考 电脑展示人字型屋顶的图像,提问: 1、 屋顶设计成了何种几何图形? 2、
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那么它特殊在哪里呢?(两腰相等,是轴对称图形) 3、它的对称轴是哪一条呢?
由日常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创造丰富的旧知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特别是问题3,其实就是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伏笔 。
除了这些特殊点,等腰三角形还有其它特殊性质吗?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此引出课题)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正式进行发现过程前要让学生对探索的目标、意义认识得十分明确,做好探索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
二、观察与表达1、
观察猜想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与教师一起按照要求 , 把两腰叠在一起 , 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ABC叠合情况,请学生思考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
得出定理学生回答发现后,教师给予指导,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逐条归纳 , 得出两个性质定理:定理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
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 。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猜想,体验知识的发生、发现过程 , 变灌注知识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
学习内容不再以定论的形式呈现 , 而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学习的心理机制不再是仅仅是同化 , 而是顺应 。
三、了解与探究3、探索定理一、(A组口答,B组独立解答) A组: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等于几度?
2、若等腰三角形顶角为40度,则它的顶角为几度? 3、若等腰三角形底角为40度,则它的底角为几度?
B组:1、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40度,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几度?
2、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120度 , 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几度? 3、一个内角为60度,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几度?
(A组口答 , B组独立解答)由此引出推论:等边三角形各个角都相等,且各个角都等于60° 。
二、根据性质2填空:
(1)∵AB=AC,AD⊥BC,∴,。
(2)∵AB=AC,BD=CD,∴,。
A
BDC
(3)∵AB=AC,∠1=∠2,∴,
。为了对定理进行进一步探索,设计了以下练习:练习一的整体设计遵循低起点、小分阶、大容量、高密度的原则,其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应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1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数的规律,但教师不是直接将规律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使学生获得从问题中探索共同属性的思维能力 。从认知结构看,利用三线合一性质来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或垂直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较少,需要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是一种“顺应”过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因此设计了下面一组填空题,帮助学生进行建构活动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性质应用应以等腰三角形为前提,为例2的教学作了辅垫 , 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 。
四、应用与提高应用举例:如图,某房屋的顶角
∠BAC=120°,过屋顶A的立柱AD⊥BC, 屋椽AB=AC, 求顶架上的∠B, ∠C, ∠CAD的度数 。
例1:求证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
A
ED
BC
由于这是个用文字语言叙述的的几何命题 , 师生共同商讨 , 将解题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根据命题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标出字母 ② 通过分析题设结论,将命题翻译为几何符号语言,写出已知与求证 。
③探索证法在寻求证法时启发学生从“已知”、“求证”两方面出发进行思考 。从已知出发:
a:由AB=AC联想到什么
b: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联想到什么
c:由a、b联想到什么
d:由a、b、c联想到什么
e:由d联想到什么
从求证出发:证明两条线段相等通常用什么方法?(全等三角形) 。这两条线段分别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如何证明?
本课从居民建筑人字梁结构中抽象出几何问题,通过探索实践活动得出结论,在这里,再将得到的结论应用到实践中 , 从而解决了人字梁结构中的实际问题 。这样既有前后呼应,又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
“证明”的教学所关注的是,对证明基本方法和证明过程的体验,而不是追求所证命题的数量、证明的技巧 。因此在例1教学中,有意让学生来确定学习任务与步骤,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这里要求学生从两方面都能够思考问题 。但这对于刚接触论证几何不久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由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
本题是通过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条角平分线相等,而这对全等三角形可是△ABD和△ACE也可是△BCE和△CBD分别用到了公共边和公共角这两对元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充分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探索证明的不同思路,并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讨论,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
四、应用与提高例2:已知:如图,△
A
O
BDCO’
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OC,AO的延长线交BC与D.
求证:BD=CD,AD⊥BC
思考:(1)本题的结论有何特
殊之处?——证明两个结论
(2)你准备如何得出这两个结论?——分别认证或同时证明
(3)哪一种简捷?利用什
么性质?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按照例1的思考方法自己寻找解题思路,可以在小组间进行讨论 。
变式拓展:
(1)如图 , 在例2中若点O是△ABC外一点 , AO连线交BC于D,如何求证?
(2)若点O在BC上呢?
经过例1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推理基?。?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证题思路,从而学到新的研究数学学习的方法,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同时也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
在这里有意通过变式让学生经历图形变换过程 , 并使他们感受到在一定条件下,图形变换不会改变图形的实质,最后将点O移到BC上,使学生体验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
想一想:记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尺的底边中点为 , 再从顶点悬挂一个铅锤 , 把这块三角尺放在房梁上 , 如果悬线通过点M就能确定房梁是水平的 , 为什么?通过想一想进一步突出重点与难点,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
五、心得与体会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研究 , 我明确了,我的收获与感受有
,我还有疑惑之处是
。请学生按这一模式进行小结,培养学生学习——总结——学习——反思的良好习惯 , 同时通过自我的评价来获得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
六、作业
(1)作业本上相应的作业 。(2)已知: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1)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2)及时反馈、查漏补缺(3)体现层次性与开放性
六、说评价
现代数学教学观念要求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 本课从定理的发现到定理的应用都有意识地营造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能主动地去观察、猜测、发现、验证,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三个注重:
1、 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乐趣 。2、 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 。
3、 注重知能统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 , 灵活应用
小学数学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 。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
一、教材分析
《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二、学情分析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年幼好动 , 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 , 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
2.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习 , 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知识的 。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 , 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 , 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
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
四、重、难点分析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 。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 。因此 , 在学法中 , 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 , 提高能力的目的 。
2.教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六、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将按创设情境→观察探究→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首先提供了天平平衡的情境图,通过“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活动 , 引出“50+50=100”的等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 。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
2.观察探究——形成概念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突出这个重点 。
【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平图 , 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 , 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观察比较】接着,我提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两个式子是等式 , 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 。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
【得出概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 , 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 “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
【分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 , 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 , 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
3.知识运用
“试一试”通过列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思想,并为进一步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些准备 。
“练一练”安排了三道题 。第一题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通过判断题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 , 哪些是方程,引导学生体会等式与方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 。第二题通过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用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方程的模型 , 内化方程的概念 。第三题采用全班交流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列方程的思维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对方程含义的理解 。
4.引导小结
本课的小结采用学生小结的模式,这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小结进行总结 。
5.布置作业
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必做题:要求学生每个人写一篇数学日记,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同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布置了探究题 。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望,谢谢 。
【小学数学说课稿格式_小学数学说课稿怎么背】扩展
谢谢

小学数学二年级说课稿

小学数学数学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毫米的认识来源:网络 2009-08-18 11:51:10
[标签:二年级 说课稿 人教版 数学]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叫陈红霞,来自于xxx仙女二?。?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 。(过渡:首先我谈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一、说教材
 ?。ㄒ唬┙滩牡牡匚缓妥饔?br />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泳榉矫胬唇? ,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 , 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 。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 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 , 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 , 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
 ?。ǘ┙萄勘甑娜范?br />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
 ?。?)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
 ?。?)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结合操作活动 , 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
 ?。?)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
 ?。ㄈ┙萄е啬训悖ǜ菀陨辖萄勘?,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 知道1厘米=10毫米 。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 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
1、操作实践法
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 。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 , 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 ,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 , 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 , 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 。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
3、实践活动 , 引起冲突
接着 ,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 。等等
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 , 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 。
最后 , 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 。学生测量时 , 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 。
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 。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 , 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 。
3、现实需要 , 引入新课
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 。
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
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 , 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 , 他说对了 。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
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
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 , 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
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 , 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 。
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
 ?。?)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
 ?。?)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
 ?。?)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 。
 ?。?)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
 ?。?)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
 ?。?)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 , 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 , 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
版块3、小结
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
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 。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 , 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 。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 。
我的课说完了,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大家指导,各位专家 , 各位同仁,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说课要注意什么说课是一项活动,也是一门艺术 。它是用“说”的方式,把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预设于特定的教学程序,并用充足的理论作支撑,“说”给同行、专家听 。说课既要说操作,更要说操作的理由,是从理论层面上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解析与阐述 。因而 , 在说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说课不是备课,所以不能把说课当做变通的教案解说 。有些缺乏说课经验的教师,把说课视为教案,按照教案中的教学流程把教学步骤一步一步地说给评委听,没有说明任何的理论依据 。备课,是以具体教学准备为主,是为施行教学的过程做好按部就班的准备工作,备课者是施工员 。而说课,是在理论层面上的预设 , 是用充分的理论依据来解说自己的教学设计,不一定需要进行教学的实施准备,说课者是设计师 。
2.说课不是上课,不能把听众的身份搞错 。台下坐着的是和你一直研究这课该怎么教的同行或者评判你教学研究能力水平的专家、评委 , 他们要听的不是你对他们进行知识传授 , 而是听你阐述用什么理论教、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过程 。有的老师把说课视为“上一节小课”,把评委当做学生,在说课中不断对评委使用“是不是”、“行不行”、“对不对”之类平时上课使用的问句、口头禅语言等等 。在评比性说课中,如果出现这样的说课,那么可以这样说:说课虽然才开始,但是已经结束了 。
3.说课不是读课或背课 , 不能在现场一字一句地读或背事先准备好的说课稿 。说课时,眼睛不要盯在说课稿上 , 思维不要停在说课稿中 , 而要围绕着“说”这个字,通过向评委阐述,自如地展现你的学识、经验、观点、理论水平和思维状况,以求与台下的听众进行经验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获得预想的说课成效 。
4.说课不是平均用力,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说课过程中,虽然涉及教材、学情、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法、教学程序的分析、理论解析等等,点多面广,但是依然有单核的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用力 。在说请“教什么”“怎么教”的前提下,重点说好“为什么这样教”,在说清各个环节的基础上,重点说好教学程序实施环节,做到环环相扣,以理服人 。
5.说课不是随意发挥,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 。说课的时间一般在十几到二十几分钟 , 说课涉及的内容通过较多较杂,因此在说课活动中要注意掌握好说课的节奏,尤其的评比性说课过程中,要自始至终控制好节奏,语速要前后一致 。说课前 , 针对规定的说课时间进行练习,以便心中有底 。在说课中,避免出现“拖课”、“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等现象,做到整个说课过程节奏统一、不慌乱、不紧张,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地说完课的全部内容 。
6.说课不是进行教学理论堆砌,说课要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具体的教学阐述 。说课 , 是说课的“理”,它强调运用正确的理论去支撑自己的教学设计,但绝不 将教育理论简单地“搬”到自己的说课稿中 。在数学说课活动中 , 说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安排时,这类现象尤其严重 , 不少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法、学法罗列、堆砌于“说教法学法”的环节之中,而不做任何理由阐述 。
7.说课不是简单的模仿,说课要把自己的教学个性和创新思维呈现于人 。只有特色才是无价的,只有个性才是闪光的,只有创新才是最可贵的,简单地寻找一个可供套用的说课模板去说课 , 正如“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所言,多数并不能获得最好的成效 。
8.说课不是顾头不顾尾,说课要注意所说内容的前后照应 。教材的特色解读和处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安排等内容在教学程序的阐述中应明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有的教师说课 , 往往前面各个内容的安排、组织都说得不错,但是当说课进入教学程序环节时,原来所说的教材、目标、教法、学法等等,此时或者没了踪影,或者与原来毫无联系 。
9.说课不是拉家常或者演讲,说课用语要语气得体、简练准确、有感染力 。在小学数学说课中,准确、精炼、自信、激情的语言不但能使听课者获得说课内容的具体信息,还能使听课者感受到说课者的自信和能力,从而获得感染 , 激起听的兴趣,引起听的共鸣,集中听的注意力,甚至使听课者从你的语言中推测你的课堂语言吸引、引导学生的程度 。数学说课,不是激情演讲,而是教师教学思维的展现过程,因此说课的语言应简练干脆 , 以富于逻辑性的语言阐述为主 , 在准确严谨的基础上做到语调灵活多变 , 语气连贯紧凑,语言过渡自然,符合所说内容的需要,如教材、教法、学法等用略慢的语速说,教学目标、重难点用重音强调等 。
10.说课不是才艺表演,除了严谨的语言表达和简洁书写之外的其他基本功,在说课中都只能谨慎展现 。教师的才艺是使教学走向更高层次的基?。墙萄У牡幕竟?,但不是说课的内容和要求 。
11.说课不是时装展示 , 应该风度翩翩、仪态大方、微笑自信地投入其中 。在评比性说课中 , 教师走上讲台的过程、站立说课的姿态也是竞争的一个因素 。精神抖擞、庄重大方、文明礼貌的第一印象,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 , 也是说课者应的风度 。
12.说课不是纯粹的独角戏,说课应该善于同听课者进行交流,增加征服听众的筹码 。说课者与听课者的交流,主要是眼神的交流 。面带微笑的说课,能够给自己紧张的说课心理减压 , 同时也给听课老师个轻松的心境 。结合说阐述的进展 , 少量、得体的姿态、表情、手势等的变换 , 也是一种交流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