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花阁珍藏七件宋元书画面世,谢稚柳陈佩秋伉俪鉴藏风貌重现

中国嘉德拍卖2021年秋拍上海精品展于10月20日-21日在上海瑞吉酒店(静安区北京西路1008号)举办 。 其中 , 将于秋拍重磅呈现的《高花阁鉴存——谢稚柳陈佩秋伉俪纪念专辑》中的宋元书画率先亮相本次精品展 , 尤为引人关注 。
《高花阁鉴存——谢稚柳陈佩秋伉俪纪念专辑》计有宋元书画七件 , 包括(传)郭忠恕《避暑宫图》、(传)马远《松下弹琴图》、赵孟頫《竹石图》、马远《松泉高士图》、赵雍《寒林图》、佚名《秋林牧童图》、(传)王冕《梅松竹石图》 , 或有重要出版著录 , 或参加过重要展览 。
其中(传)郭忠恕《避暑宫图》是古代界画的重要传世作品 , 是两位艺术家对古代书画研究历程的见证 , 曾经两次出版于《上海博物馆藏画》 。
享有“当代赵管”之誉
谢稚柳陈佩秋伉俪的书画鉴藏与艺术实践
谢稚柳陈佩秋伉俪是当代著名画家、鉴定家与收藏家 , 有“当代赵管”之美誉 。 谢稚柳(1910-1997) , 原名稚 , 字稚柳 , 以字行 , 号壮暮翁 , 斋名鱼饮溪堂、苦篁斋等 。 谢稚柳先生初学陈洪绶 , 后随张大千赴敦煌研究壁画 , 归来后为之一变 , 画风高古 , 为 20 世纪画坛巨匠 。
谢稚柳先生精于鉴赏与研究 , 上海博物馆成立后的大量古代书画均经其鉴定入藏 , 包括王羲之《上虞帖》、徐熙《雪竹图》、王晋卿《烟江叠嶂图》等名作 。
1960和1980年代 , 谢稚柳先生两次参与了全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 , 著有《鉴余杂稿》、《敦煌石室记》等研究文集 , 为古代书画、敦煌石窟的鉴定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
陈佩秋(1923-2020) , 字健碧 , 斋号高花阁、秋兰室、截玉轩 , 河南南阳人 。 陈佩秋先生早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 绘画出入古今 , 被称为卧枕宋元、融汇中西 , 开创了墨彩结合的中国画新风 。
陈佩秋先生潜心研究、鉴定传世早期经典绘画 , 如阎立本《步辇图》、董源《潇湘图》等 , 口述有《名画说疑》 , 出版后轰动学界 。 《宋画全集》出版后 , 他又倾力于宋画的研究与鉴定 , 去世之前还在准备将鉴定意见结集出版 。
陈佩秋先生在绘事之余 , 还精于鉴藏 , 2008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截玉轩藏宋元明清法帖墨迹》 。
高花阁珍藏宋元书画重磅面世
《避暑宫图》领衔 , 出版于《上海博物馆藏画》
此批《高花阁鉴存——谢稚柳陈佩秋伉俪纪念专辑》中高花阁藏宋元书画七件 , 陈佩秋先生珍若拱璧 , 或题裱边 , 或钤藏印 , 或经谢稚柳先生题签、题诗堂 。
上海|高花阁珍藏七件宋元书画面世,谢稚柳陈佩秋伉俪鉴藏风貌重现
文章图片

郭忠恕(传)《避暑宫图》
郭忠恕(传)《避暑宫图》 , 立轴 , 设色绢本 , 174×102cm , 计16平尺之巨 。 钤有八方鉴藏印 。 据郑重《谢稚柳系年录》记载“(一九四八年戊子三十九岁)鉴定陈佩秋藏郭忠恕《避暑宫殿图》为真迹 。 ”可知早在民国年间 , 《避暑宫图》即为陈佩秋先生收藏 。
新中国成立后 , 此作入存上海博物馆 , 195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入《中国博物馆藏画·上海博物馆藏画》第五图 , 当时被定名为《宋·佚名·溪山楼观图》 , 1996年退还陈佩秋先生 。 2003年 ,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古画粹编一·五代郭忠恕避暑宫图》 。
1959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画》评价此画为传世宋画中稀有的杰作:“此图山水树木 , 空灵朴茂 , 界画楼台 , 细密繁复 , 这样描绘建筑物的宏伟局面 , 显然出于宋代高手 , 为现时传世的宋画中所稀有的杰作 。 ”
1979年 , 谢稚柳撰写《上海博物馆藏画读后记》 , 专门解读了《避暑宫图》:“我要特别提出的 , 是第五图宋无款《溪山楼观图》 , 此图清方浚颐的《梦园书画录》说它是唐王维的画笔 , 这显然是把它的年份提得远了一些 , 但它也不会距离唐代过远 , 至少是北宋初期的画笔 。 元王振鹏的嫡派李容瑾的《汉苑图》 , 在形体上完全脱胎于这一图 。 同时的夏永 , 也属于这一派 。 第二十七图元人《广寒宫图》 , 是元代初期的作品 , 画风与王振鹏最相近 。 这几位元代的杰出的画家 , 风格均不脱第五图的范畴 , 就隋唐的画壁上的界画来看 , 第五图已是新兴的流派 , 指出了从唐以后到元代界画的‘源’与‘流’ 。 至明代的界画 , 又是承接南宋的衣钵 , 与这一派已是大异其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