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集|王跃文随笔集《喊山应》出版:冲破种种虚妄 看出人世的模样( 二 )


从《国画》到《大清相国》 , 从《漫水》到《爱历元年》 , 王跃文的小说作品不断满足着读者多层次的审美体验 。 《喊山应》自出版上市以来 , 一直处于随笔类新书热销榜前列 。 谈及原因 , 出版方认为 , 王跃文早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现象级作家 。 而王跃文自己 , 又是如何定义好小说的呢?
在《喊山应》“我的文学检讨”这一部分中 , 王跃文这样说:“我心目中的好小说 , 首先它是真的 , 甚至比现实还真 。 所谓‘比现实还真’ , 似乎逻辑不通 , 它指的是经过了作家对现实的提炼与祛蔽 , 呈现出一种本质上的真 。 这真中肯定有美善的一面 , 但也不能回避残酷黑暗的一面 。 小说家的良心 , 就是不能在真相面前转过脸去 。 ”
如何看待自己身上不断变化的标签?王跃文在《喊山应》中给出了回答:“有人读《国画》 , 说我是官场小说家;有人读《大清相国》 , 说我向历史小说转型了;有人读《爱历元年》 , 又说我向都市小说转型了;我写《漫水》那样的乡村小说也有不少 , 是否据此也要认定我是乡村小说家呢?我从来不承认自己有所谓转型 , 只能说明我创作题材多样 。 但是 , 写作的过程 , 也是作家成长的过程 。 ”
【精彩试读】
书犹如人 , 也是有命运的 。 1999年5月到7月 , 《国画》出版后三个月内重印五次 。 此后十年间 , 市面上就只有盗版《国画》了 。 曾有出版业界人士估计 , 盗版《国画》总量应在五百万册以上 。 中国最偏僻的县城 , 都可以看到各种面目的《国画》盗版 。 随之泛滥的还有各种盗名小说 , 不下百种署我名字的伪书 , 充斥于各地小书店、小书摊 。 一家著名淘购网上有署我名字的书籍四千多种 , 皆为盗版书和盗名伪书 。 这家网站的老板堪称名嘴 , 说他的网络平台上没有假货 , 被指为假货的应该称作网货 。
我原本拒绝为盗版书签名的 , 但有年夏天在深圳 , 我宣布从此给盗版《国画》签名 , 直到它再版为止 。 故事由来 , 原是酒店总经理抱来几十本《国画》让我签名 , 无一例外全是盗版书 。 那天 , 我放弃刻板和迂腐 , 决定给买不到正版《国画》的读者签名 , 借此表达对读者的尊敬和感谢 。 自那以后 , 我见了卖盗版书的小贩也不生气 , 他们多是无以谋生的升斗之家 。 也有单靠印制盗版《国画》发了大财的 , 如今或许已悠闲地在加勒比海岸晒太阳去了 。 单是在长沙 , 就有好几位商人表示 , 他们发迹的第一桶金就是印制和销售盗版《国画》 。 十年间 , 正版《国画》无处可寻 , 盗印版本广为流布 。 这本书曾顽强地活在地下 。
命运如天 , 高高在上 , 无可逃避 。 但倘能叫人忘记命运的存在 , 这人间便是美好的 。 所谓遇上了好命运 , 必是先历经过太多的苦难;所谓交上了恶命运 , 则是陷入了深深的困厄 。 命运之神时刻在头顶盘旋的地方 , 终究不是乐土 。 中国人自古敬畏命运 , 原是命运之神太强大了 , 而人往往是渺小和无助的 。
我对天地万物满怀敬畏 , 却又是个顽固的无神论者 , 并不相信命运之神真的高在云天 。 他们其实就在地上 , 同我们呼吸同样的空气 , 沐浴同样的阳光 , 吃着同样的五谷杂粮 。 此类所谓的活神仙们 , 倘若只掌管文字的死活 , 倒也不算太大的不幸 。 人死不能复生 , 文字却是不会死的 。 时间足可敬畏 , 希望总在潜滋暗长 。
2012年《国画》再次出版 。 重读此书 , 我仍禁不住热泪盈眶 。 这超乎我的心理准备 。 十多年过去了 , 我早该变得冲淡和平静 。 但是 , 书中的人和事 , 常常撩拨起我心中的火焰 。 《国画》里的保龄球馆须人工计分 , 如今电子计分的保龄球都已不再时髦 , 高尔夫成为贵人们的日常娱乐 。 当年的手机是奢侈品 , 如今豪宅和名车是贵人们私下收受的常见礼品 。 匍匐大地的众生越来越认命 , 愤怒已是很没有意思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