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的祥稿【故都的秋教案_怎样学习高二语文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
教学难点 :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
教学步骤 :
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 ,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 。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画面一
打出《天净沙 秋思》(一起背诵)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 。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 , 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 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
打出思维模式一
这是大家初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 。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
二、 了解感知
1.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好 。现在先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
打出学习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 , 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 。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 。一个旧都的秋景 , 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 。下面,请大家看到课文,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 。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 , 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 , 来得静,来得悲凉 。”“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 。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 。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三、理解分析: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 。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 , 会使我们读者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
2)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 。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 如
入其境 。
3)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特别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 。(分组找,讨论)
①明确:色: 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
提问:A、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 。用青蓝色 ,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 , 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
C、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 , 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 。凄清如许 。观秋色 , 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
②明确:声: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 , 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
明确:静 。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 。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 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 。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 , 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 。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 。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 , 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 。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 , 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 。“这次第 , 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体味
1、秋声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这样的清静的秋声秋色里会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 , 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 , 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 。包括两方面的因素 , 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 。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 。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 。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 , 观景而察情 。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随着他的声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大家在听的时候找一找,看客观的景(境)中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客观的景是什么样的呢?画面上——
一椽破屋
天色碧绿,驯鸽飞声 景物透着破败(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 景物显得落寞(扣秋)
牵牛化的蓝朵
疏疏落落的尖细
且长的秋草(荒草碧连天)
画面中的人——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 日光能细数吗?(神态 动作) 清闲
静对着蓝朵干嘛?(神态) 寂寞
主观的情是——悲凉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 , 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 。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 。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 。(板书“以景显情”)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 景由情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静 与悲凉”?
主观上 , 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 逃避现实 。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 , 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 。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 。(板书:“以情驭景”)
五、讲解全篇(非教学重点)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学习目标已经达到 。最后,问大家两个问题。
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 , 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 。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 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静 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
2)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
作者的感觉是“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为什么呢?
秋景看不饱,秋味尝不透,秋意赏玩不到十足 。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难以沉醉其中,那湿润的空气,那熙攘的人群难以触发作者对秋的人生况味,只能使郁达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国之秋 。
四、回顾认知过程
怎样达到的认知过程?
掌握分析这类文章的思维程序:
一、了解文章写的景物对象 , 感知景物对象的整体 。
二、分析文章怎样写的这些景物对象?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三、透过字面,揣摩体会,情景相连,挖掘作者寓于景物对象中的深情 。
五、迁移训练
情景相生 。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 。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
1. 选词填空
静夜四无邻 , 荒居旧业贫 。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 。(《喜外弟卢纶见寄 》司空曙)
绿 红 黄 残
明确:黄 。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 , 并且符合对偶 。
2. 理解《沁园春 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把握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独立寒秋 ,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 。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 。
板书设计
以 情 驭 景
画面 清晨小院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带黄 蓝朵 青布 淡绿微黄 清
秋味 悲凉
秋声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人声 静
以 景 显 情
参考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有没有《故都的秋》这一课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知道每个手指的名称,体验自己的小手本领大愿意在集体面前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自己小手的本领 。
2、喜欢参与游戏,体验小手变变变的快乐,尝试让幼儿学说短句:我的小手变变变 , 变成***** 。
活动准备:
有一双大手的“宝宝”形象
怎样进行高中散文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散文单元教学设计思考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改变教学中机械、呆板、繁琐的教学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灵活运用教材,让教材成为传承文化的载体,真正成为学生实际的学习材料,寻找久已失去的语文乐趣 。
第三册第三单元主要学习中国现当代散文,共有四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道士塔》、《泪珠与珍珠》 。
四篇课文,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有高妙的艺术性,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值得认真诵读和鉴赏 。但另一方面,散文,既没有小说那样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诗歌那样动人的韵调节律;它所写的 , 常常是作者平日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感思,构思不拘一格,行文又信笔而书 。学生在预习时反映对这些课文毫无感觉,现在的学生对小说和诗歌都很麻木 , 让他们爱上散文,确是难上加难 。
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感叹:“越美的文章越难上 。”对于教材提供的文情并茂的散文佳作,怎么教才能充分展示文本之美,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这是一个难题,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 。
在这个单元散文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情境
散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创设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激发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本 。
1、“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
如《故都的秋》的导入: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再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故都的秋景的 。
如《道士塔》的开讲:利用课件,展示敦煌及莫高窟的图片资料(佛像、壁画、曲子词等),告诉学生这只是敦煌文化的沧海一粟,让他们感受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 。既而指出一个现状“中国的研究者如今只能一次次从外国博物馆购买胶卷”,在学生感到诧异时提出“谁之过”,使学生产生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兴趣 。
2、对这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我们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手段 , 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或氛围 , 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 , 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 。
如《故都的秋》中品味“秋晨静观”这一环节 , 让班德瑞的音乐萦绕始终 , 营造出悠闲、恬静的氛围,教师深情范读 , 再让学生自由读 , 在音乐中边听边联想 , 边读边品味 , 无需多讲解 , 学生可以在音乐声中联想、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文字的内涵 。
3、用背景情境——展示与文章相关的事件、历史背景、时代特色、作家生平等材料 , 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
如《记念刘和珍君》上课之前布置学生阅读读本中的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记》和林语堂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让学生了解“三一八”惨案 , 了解刘和珍这个人,对于我们解读《记念刘和珍君》,有很大的帮助 。
如《故都的秋》的教学中,介绍郁达夫生平经历,知人论世,通过对背景的了解,学生感受到郁达夫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对《故都的秋》一文的影响 , 很容易沉浸到“清、静、悲凉”的气氛中 , 与作品产生共鸣 。
二、品味语言
散文本来就是文学语言的范本,课本所选的又都是名文,字字珠玑、声情并茂,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 。古罗马文艺批评家郎吉弩斯说过:“就真正的意义来说,好的文辞就是思想的光辉 。”由此可见 , 咀嚼语言,推敲语言 , 品味语言 , 让学生感受语言艺术美尤显必要 。
本单元学习课文语言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诵读、默读、抄写、批注、选词、填词、仿句、改句等 。
如《记念刘和珍君》可用改写、比较的方法来揣摩语言,以第四部分第一段为例,可以把这一段的虚词去掉让学生朗读,再读原文,一对比 , 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虽然意思相同,但情感内涵相差甚远 , 从而体会到大师语言的精深之处 。
如《故都的秋》,在找出五幅秋景图后,可采用反复品读批注式――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爱、觉得最有意味的段落、句子,反复诵读、体会、勾画、批注,把这些句子、语段标划下来,作评点,写感悟 , 然后全班交流,以赏析的形式深入课文,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和提升性指导 。
如《道士塔》,可以设计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单独成诗的句子,例“沙漠上 , 两道深深的车辙” , “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等 , 反复诵读 。通过寻找散文中的诗句来体会本文语言诗化的特点 。
三、鉴赏情感
人们一贯认为,散文是作者个人的自叙传,也就是说在散文中最能见到作者的本来面目、真实面目 。所以鉴赏散文,要揣摩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内涵、来由和线索,发现作者的独特的情怀、抱负和气质 。
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考 , 是深入体会散文思想情感的有效途径 。
“事非经历不知难,情非感受不知味”,若只是冷眼旁观 , 漠然置之 , 怎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时,唯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换位思考 ,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将学生从一个旁观的毫不相关的角色引导成与作品之中的人物、内容息息相连的角色,才能深切意会到作品中思想情感 。
如《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提出这样的假设:“如果“微笑”“和蔼”的刘和珍是你同学和朋友,她去请愿被杀害,还要受诬蔑,你内心会有怎样感受?”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到鲁迅的悲愤之情 。
同样是《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在教学最后设计这样一个讨论题:请以刘和珍、鲁迅和一个现代人的身份来思考请愿的意义 。学生讨论后认为:
刘和珍:“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在民族没有自由、独立的情况下,何谈个人的生命价值和自由追求,请愿在当时有积极作用,值得 。
鲁迅:请愿对于人类历史的进步来讲是无谓的牺牲,但在当时可以激励民众 。
现代人:应当改进运动的方式 , 使生命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
在讨论中,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换位思考,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 。
如《故都的秋》中设计“如果是让你来写故都的秋,你会写些什么?作者为何不写故都的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而写寻常巷陌中随处可见的景物?”体会郁达夫平民意识,忧郁而优美的情怀,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 。
如《道士塔》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两个自读思考、讨论题:
1、敦煌的罪人到底是谁,是王道士,中国官员,还是洋人?如果你是他们,在当时,你会怎么做?
2、如果给你非凡的神力,穿越时空拦下车队,敦煌的文物你将让它走向何方?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不难发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复杂性,不难体会浸透在文中的历史意识、文化气息和爱国精神 。
如《泪珠与珍珠》教学中可以设计:
1、 这些眼泪分别为什么而流?
2、 结合你的感受和亲身经历,谈谈对书中这些眼泪的看法 。
借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交流彼此心声,读懂文中几种泪水的包含的情感,感受琦君怀乡之情和深邃的爱心 。
以上是我在这个单元教学中一点粗浅尝试和一些具体的做法 。散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构成,中学语文新教材所选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绵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 。只有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 , 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的归属 。
怎样学习高二语文 教案教学设计d到看一看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 , 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
3、陶冶学生性情 , 提高审美能力 。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 。
【教学时数】
二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全文熟悉,作者和背景,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引入
1、题意讲解: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 , 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静、悲凉 。
“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 , 文章围绕“秋”之景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以情驭景,以情显景 。
2、关于作者及其背景:
本文是郁达夫1934年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 。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协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 。即使偶有创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 。虽然如此,作者所写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 。本文就是一篇代表 。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
二、听朗读录音(十分钟左右)
1、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讲作者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几个词说明?
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 , 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
明确: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弱萧条
2、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 , 它构成文章的基调 。“清净”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境,“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从结构上说这种对秋的概括的说法是文章的总起部分 , 也是文章的线索所在 。
3、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也写了南国之秋,那么,作者笔下的南国之秋有何特色?
分小组讨论,选取一名发言 。
与这三个词相对应的是在写江南之秋的感受中使用的另三个词:“慢”、“润”、“淡” 。这个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此处可用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回答 。
三、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并体会课文的“清、静、悲凉”的意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复习引入──散文的有关知识
二、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这种清净又悲凉的“故都的秋”都集中体现在哪些地方?作者用什么样的景物来表现这种沉静、悲凉的心绪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
学生讨论并阐述其感受最深的一部分 。
讨论后分析:
⑴ 3段:作者为什么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这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 , 面着力去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
⑵ 第3句中“即使……就是……也……”这样的句式 , 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它的色味特别浓烈 。
⑶ 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
明确:
作者笔下的秋景 , “屋”和“壁腰”都是“破”的 。
这些都是北平的景色,但并不能都反映“秋”的特色,用反衬的手法“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突出北平秋晨“静”的特点,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日光”本是暖色调,但在作者笔下却是“漏”的 。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
4段:槐树落蕊而知秋 。
此处点明“细腻”、“清闲”、“落寞”三词 。体现文章选择“落蕊”来综合体现“清”、“静”、“悲凉”之特点 。
5段:秋蝉残鸣而报秋 。
6、7、8、9、10段:秋雨淋人人知秋 。
11段:枣树秋色之奇观 。
2、除以上叙述描写了秋景外,作者还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写秋 。哪里是集中的议论部分?
明确:第12段 。
3、本段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确:“足见有感觉的动物 ,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
末尾两段从结构上看是总说(总括)部分 。
4、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 。
明确:味 。
5、为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明确:比喻 。不是对比或类比 。(学生旁注在书上)
6、全文结构图示看投影 。
7、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着在叙述和描写上述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明确: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 , 是并行排列 。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
8、引申思考:你认为《故都的秋》取材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 , 因此,作者取材时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些与作者当时思想苦闷、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有关 。
三、小结和作业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挚爱之情 。
从写作上看 , 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表现充分的典型之一 。材料方面:选用的材料往往是零散的 。文中作者感官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连在了一起;文中作者思路所及而笔触点到的,有南北不同景点之秋色,以及中外文人和其作品,
它们之间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 。材料组织也不讲求时间的和空间的顺序 。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 。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和“悲凉” 。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 。这就是
“缘情写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
课外作业:借鉴课文的写法 , 写一篇《家乡的 》的散文 。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清 客观实境秋景的描绘秋味 (五种)故都秋之美
静
悲凉 主观情感秋关系议论沉郁、寡淡心绪
形散而神不散
缘情写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湖南省首次使用的课改教材 , 其中必修五主要是文言文和小说,以阅读鉴赏为主,重点学习名著《陈情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小说欣赏能力;选修内容要突出写作及修改技法指导、古诗文赏析训练,为高考服务 。
基本情况:
本期所教两个班级均为文科班,每班人数都达75人以上,人数多,语文基础比较薄弱,且参差不齐 。特别是学生普遍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字写得潦草而不规范 , 卷面不合格者比比皆是;厌学厌写作者亦不在少数 。学生语文积累不够,涉猎不多,知识面狭窄……总之 , 所面临的情况不容乐观 。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语文基本技能,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语文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热爱母语,树立科学的写作观、口才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锻炼胆量、口才和笔才 。
措施和方法:
1、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领会大纲精神,把握大纲要求,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 提高教学质量 。
2、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
3、认真组织、开展好课前五分钟活动和作文竞赛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口才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4、充分运用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道德素质 。
5、结合学生实际,注重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努力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让社会生活走进语文教学,努力实现大语文教学目标 。
6、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努力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服务水平 。
7、强化训练和批改 , 注重技巧和方法的教学与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水平 。
8、深入学生实际,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探究,及时处理反馈信息,让自己的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
教学进度安排:
1——2周:必修五第二单元(文言文),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 。
3——4周:必修五第一单元(小说),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
5——6周:必修五第三单元(文艺评论),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
7——8周:必修五第四单元(说明文),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
9——10周:复习必修五 , 选讲基训及有关训练卷 。
11周: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讲评 。
12——13周:诗歌部分:以意逆志 , 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
14——15周:诗歌部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散文部分: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
16——17周:散文部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
18周:散文部分: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
19——20周:期末考试复习 。
21周:期末考试与试卷讲评 。
相关贴子
公司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国土局办公室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全年工作计划
街道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经典推荐版)
技术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销售部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2014年技术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我是一名翻新轮胎公司的业务员,现在要写一份工作计划书,那位大虾可以帮下忙?
汽车4S店销售经理如何制定工作计划书
求酒店采购部年度工作总结和2013年采购部工作计划书范文
- 故都的秋赏析_故都的秋的赏析
- 故意近义词_“故意”的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 故意的近反义词_故意的反义词
- 故意的近义词是什么_“故意”的近义词是什么?
- 故意的近义词是_故意的同义词是什么
- 故意的近义词和反义词_喜欢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 故意的近义词_“故意”的近义词是什么?
- 故意的反义词是什么_故意的,反义词
- 故意的反义词_“故意”的反义词是什么?
- 故意反义词_“故意”的反义词是什么?